●作者和一眾街坊相聚金碧酒家。 作者供圖

童 心

彩虹邨重建的消息傳來,第一個念頭便是:金碧酒家怎麼辦?彩虹邨有多久,這個酒家就陪伴了我們多久。從記事開始,每年都會和爸媽去一次金碧酒家,那是他們住在彩虹邨時最美的記憶,沒有之一。

作為餐廳,它實在是太質樸,也略有些侷促,七八張枱就把空間佔滿了。來這裏吃飯的,幾十年的街坊居多,這些年,隨着小紅書、抖音的「推廣」,偶爾也有內地客慕名而來。在我看來,金碧酒家最大的特色不是菜品,而是道地的「港味」。

上個星期,我終於訂到了金碧的晚餐位,於是在秋風中來到彩虹邨,和金碧告別。蛇羹、八寶鴨、醬油雞……一道一道看家菜,怎麼吃都吃不膩。不到7點鐘,所有的桌都滿滿當當,酒家的中年人開始一展歌喉,他深情款款地唱起《偏偏喜歡你》,為當晚某位過生日的街坊助興。神奇的是,互相並不認識的食客,被帶動起來,每一桌都有人主動要求獻唱一首。酒家說,來到金碧,一個人的生日,就是大家的生日,讓我們一起唱、一起回憶、一起高興!於是,那些懷舊的經典一瞬間便流淌成歲月的河:譚詠麟的《一生中最愛》、鄭伊健的《友情歲月》、林子祥的《男兒當自強》……這種場景,真是不多見的。有位街坊一邊唱、一邊抹眼淚:「61年啊,馬上就要拆了,好捨不得啊!」

那晚我和朋友們10多個人,吃了那麼多好食材的美味,有海鮮、有蛇羹、有獨門菜,還喝了好幾瓶酒,也還不到1,000港元,在金碧,從沒有開瓶費這一說,但你不能浪費它的菜。永遠的金碧,永遠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