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特別邀請了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帶領默哀儀式,現場數百名學生共同參與,悼念30萬同胞。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歲月無情,記憶不滅,情感不熄。今年是南京大屠殺發生87周年,香港特區政府昨日上午在政府總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代表特區政府致獻花圈,並帶領出席人士行鞠躬禮,向死難者致敬,並簽署紀念冊。同日,特區政府教育局舉行「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南京大屠殺87周年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全港約六千名師生通過線上線下參與,悼念罹難的30萬同胞,讓年輕一代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在公祭儀式中,全體人員肅立並奏唱國歌,之後默哀兩分鐘。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陳楓、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方建明、駐港部隊副司令員鄭國躍,特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特區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退伍軍人團體代表以及學生代表等200多人出席。

同日舉行的學生悼念暨教育活動,有近六百名校長師生現場參與,五千多名師生網上參加。全場師生向為國家民族壯烈捐軀的同胞默哀,同學又通過沙畫和舞台劇,重現南京大屠殺的殘酷歷史,把戰爭的慘痛與悲涼一幕幕地呈現,以銘記歷史的教訓與傷痛。

蘇浙公學中四學生張瑋宸代表參與學生朗誦著名作家馮亦同創作的《和平宣言》。她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在這次哀悼儀式之後,真真切切感受到了30萬這個數字到底有多麼的龐大,每每讀到這段慘痛的歷史,都會感到非常痛心,感受到國家走到今天的不易。」她期望所有人都能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路德會呂祥光小學小六生阮周以晴和李衍鋐為活動擔任獻花代表。以晴說,正是因為英烈們的無私犧牲,才有了當今社會的繁榮與安定,讓大家能好好讀書報效國家。衍鋐說,在日常課堂和周會,老師有教授南京大屠殺相關的歷史知識,校內亦有舉行悼念,今次是他首次走出校園參加全港性的哀悼儀式,讓他對這段哀痛歷史有更深刻體會,同時激發了自己自發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科學家,貢獻社會。

參與獻花的香港華仁書院柳梓樂表示,今次悼念暨教育活動多元化地呈現歷史,讓他藉舞台劇中學生、倖存者及援助者等歷史見證者的心聲,了解到日軍侵華和南京大屠殺對所有人均是浩劫,反思及珍惜和平來之不易,「青年學生是國家和香港未來的棟樑,我們要銘記歷史,並以史為鑒,積極向上,貢獻社會,使國家富強,以免慘劇重現,人民再次陷於戰爭泥潭。」

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時表示,同學們要以史為鑑,居安思危,銘記戰爭的禍害,牢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並學習先烈們堅毅不屈的精神,好好裝備自己成為維護國家主權、維護世界和平的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