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反腐迎新進展 至今16人因貪獲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中國足球反腐迎來新進展。備受關注的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主教練李鐵案和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中國足球協會原副主席杜兆才案13日一審公開宣判。李鐵被以受賄罪、行賄罪、單位行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數罪並罰判處有期徒刑20年。杜兆才被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對其犯罪所得財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至此,本輪足球反腐風暴已至少16人因涉貪腐獲刑。
當日,李鐵和杜兆才分別由湖北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湖北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央視報道顯示,李鐵案從8點30分正式審判,9點05分判決結果出爐,整個審判過程僅用35分鐘完成。在審判過程中,檢察機關出示相關證據,李鐵及其辯護人進行質證,李鐵進行了最後陳述,並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根據法律規定,刑事案件上訴期一般為10天左右。這意味着,李鐵如果在10天之內未上訴,一審判決將生效,同時具有法律的強制執行效力。李鐵辯護律師團隊表示,公開審判過程中李鐵情緒穩定,表達非常清晰。
李鐵兩次靠假球帶隊升入中超
李鐵於1977年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球員時代司職中場,曾在埃弗頓、謝菲爾德聯等英超俱樂部效力。後於2001年入選國家隊,並隨隊參加2002年韓日世界盃。2020年1月,李鐵出任國足男主教練,後於2021年底向中國足協提請辭職。2022年11月26日,官方通報,李鐵因涉嫌嚴重違法接受調查,被視為中國足球新一輪「反腐風暴」的開端。
今年1月,央視電視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披露,李鐵兩次帶隊升入中超,背後靠的都是大量假球,他嘗到甜頭後就主動向俱樂部推銷假球,還為當上國足男主教練行賄300萬元。
杜兆才利用職務之便不當謀利
同日,杜兆才以受賄罪一審公開宣判,獲刑14年,並處罰金400萬元。公開資料顯示,杜兆才生於1960年3月。2023年4月,官方通報其在任上被查。通報指,杜兆才「嚴重破壞足球領域政治生態」「靠體育吃體育」「靠足球吃足球」等。央視專題片披露,杜兆才「收受財物數千萬元,對足壇亂象聽之任之」。
此番審理查明,2012年至2022年,杜兆才先後利用擔任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局長助理、副局長,中國足球協會黨委書記、副主席等職務便利,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賽事承辦、人事安排、球員轉會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4,341萬餘元。
法院認為,杜兆才的行為構成受賄罪,數額特別巨大,應依法懲處。他利用職務便利為足球俱樂部在主場遷移、球員轉會等事項上謀取不正當利益,嚴重破壞足球領域公平競爭秩序和行業生態環境;為他人謀取職務提拔、調整,具有酌定從重處罰情節。不過,鑒於其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罪行,主動交代監察機關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賄犯罪事實;其受賄犯罪中有未遂情節;認罪悔罪,積極退贓,受賄贓款贓物及孳息已全部追繳,依法對其從輕處罰。
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發現,本輪足球反腐風暴中,今年以來已有16名中國足球從業人士因涉及貪腐獲刑。近日,武漢市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付翔、中國足協裁判管理部原部長譚海、中國足協戰略規劃部原部長戚軍、中國足協原秘書長劉奕及成都足協原副主席劉剛獲刑。目前尚未宣判的足球反腐涉案人員還有中超公司原董事長劉軍及中國足協原紀律委員會主任王小平。
足壇反腐主要時間線
2022年11月26日
●國足男隊原主教練李鐵接受監察調查
2023年2月14日
●中國足協原黨委副書記、主席陳戌源接受審查調查
2023年4月1日
●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中國足協原黨委書記杜兆才接受調查
2023年8月30日
●中超聯賽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劉軍接受審查調查
2024年3月26日
●陳戌源一審公開宣判,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2024年12月10日
●中國足協戰略規劃部原部長戚軍一審宣判,因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
2024年12月13日
●李鐵一審宣判,獲刑20年
●杜兆才一審公開宣判,獲刑1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一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