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齡須介乎13至17歲 料年約37萬人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衞生署昨日公布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工作小組總結報告和相應行動計劃,指根據最新的口腔健康調查結果,香港巿民口腔健康狀況20年間持續改善,顯示推行的多項的措施有效改善市民口腔健康。工作小組建議應將現時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體系「重治療、輕預防」的傾向,扭轉為「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特區政府已制定相應行動計劃,通過「做闊做淺」策略,廣泛向所有年齡層市民推廣以預防為重的基層口腔健康護理,並以「做窄做深」策略,聚焦為弱勢社群提供必需的牙科護理服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
衞生署表示,工作小組認為市民口腔健康狀況處於相對良好水平,但仍面對牙患和失去牙齒風險,要加強預防。雖然政府多年來大幅增加投放於各項直接提供或資助牙科服務的資源,上年度相關開支近13億元,惟資源的使用「重治療、輕預防」,未有通盤考慮成本效益。
口腔健康「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工作小組建議,政府應積極發展以預防為重的基層口腔健康護理,減少對牙科治療需求,並檢視資源運用的成本效益和可持續性,以「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為目標,建議採用「做闊做淺、做窄做深」作為未來策略。
「做闊做淺」是廣泛地向不同年齡層市民推廣基層口腔健康護理,協助建立良好口腔衞生習慣和生活模式,並自覺定期檢查口腔及評估風險;「做窄做深」是聚焦地為有經濟困難、殘疾或特殊需要人士和高風險群組,以公營或資助模式提供預防性和治療性的口腔健康及牙科護理服務。
特區政府已制定相應口腔健康行動計劃,包括於明年首季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13歲至17歲青少年可獲政府資助使用私營牙科機構的評估、洗牙等部分服務,政府會資助200元,家長需支付「共付額」建議為200元。私營牙科機構可自訂收費,但須公開透明。先導計劃可銜接現時的小學學童牙科保健服務,預計每年約37萬名青少年受惠。
獲醫管局豁免醫療費者增補牙資助
另一項「社區牙科支援計劃」,除牙科檢查、脫牙和止痛藥物外,還新加補牙服務,合資格人士包括已獲醫管局豁免全部醫療費用的人,政府會資助全數費用;已獲豁免部分醫療費用的人、65歲至74歲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社工轉介的有需要人士等,將獲政府資助逾九成費用,但有關市民每顆牙要支付50元行政費,這項計劃名額最少4萬個。
牙科街症服務會於本月30日推出網上登記服務,市民尤其是長者無須再親身深宵排隊取籌(見另稿)。
工作小組主席、醫務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表示,政府已預留足夠資源推行相關計劃,預計未來對牙科護理人員和牙醫人手需求極大,會密切留意需否增加培訓名額。醫衞局正招聘非本地培訓牙醫,預計明年首季有首批海外牙醫抵港。
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表示,牙科治療如杜牙根成本高昂,收費或對一般家庭造成經濟壓力,建議政府考慮為中等收入家庭必要時提供資助,又認為2026年推出的「社區牙科支援計劃」僅提出與社福機構合作,建議沿用關愛基金資助有關項目的做法,邀請私人執業牙醫參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