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林出版社向南京第十二中學贈送《尋找馬吉影片》圖書。 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旻 攝
●60名高中學生代表獲邀參加讀書分享會。香港文匯報 記者陳旻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旻 南京報道)12月4日,「仁愛之舉和平傳奇」——《尋找馬吉影片》分享會在由美國牧師約翰·馬吉創辦的南京市第十二中學約翰·馬吉圖書館舉行。譯林出版社向南京市第十二中學贈送《尋找馬吉影片》圖書。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以下簡稱「大文集團」)江蘇記者站在專場講座中與師生們分享了大文記者自2017年12月起,歷經兩年曲折,鍥而不捨追尋與推動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於1937年拍攝記錄的侵華日軍南京暴行影像「37分鐘」版珍貴膠片從美國回歸中國的過程,冀以此激發學生使命擔當。

此次活動為江蘇省委宣傳部「2024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後開展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12項活動之一。

《馬吉影片》列《世界記憶名錄》

1937年冬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及附近殘忍屠殺30萬餘無辜中國民眾,此舉震驚了世界。同年,一批留在南京的外國友人,用手中的筆、相機、攝影機等,記錄下日軍的南京大屠殺暴行。其中,馬吉牧師拍攝的16毫米膠片影像是最為重要的史料文獻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大文集團歷時兩年追回的37分鐘版馬吉影片膠片,是目前現存各種馬吉影像版本中反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最為全面、內容最為豐富的版本。

「第十二中學的前身是馬吉牧師在下關創辦的益智小學,今天,校園裏的『約翰·馬吉圖書館』亦成為同學們學習南京大屠殺歷史的重要教學場地。」譯林出版社人文社科出版中心副主任陶澤慧致辭表示,「《尋找馬吉影片》由鳳凰集團旗下的譯林出版社推出,是我社2024年重點主題出版物。這部紀實力作首度以成書的形式詳細記錄了中外各界人士尋找並追回『37分鐘』版馬吉影片這一南京大屠殺鐵證的完整過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本書鮮活而深刻的描寫,凝結着幾代愛國人士的奮鬥與奉獻,蘊含着對和平的不倦追求。」陶澤慧介紹道,《尋找馬吉影片》面世後,備受評論界、媒體和讀者重視與好評,被列入江蘇省2023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新華日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等逾50家媒體對本書的出版進行了大篇幅報道。

現場有60名高中學生代表參加分享活動。「今天受邀參加讀書分享活動的同學是我們學校每個班的精英、學生骨幹,我們專門邀請了各班的班長、副班長和共青團團支部書記。為什麼要邀請我們在座的各位來參加這樣一場讀書分享會?」 南京市第十二中學副校長史小兵表示,約翰·馬吉先生是這所學校的創始人,他的「仁愛精神」是該校非常重要的精神特質。「『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只有銘記歷史傷痛,才能奮力前行,擔當時代重任,努力成長為具有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祖國建設者。」

1912年,約翰·馬吉先生受美國聖公會派遣來到中國南京傳教並在道勝堂生活了28年。1917年,約翰·馬吉先生創辦了基督教會的「益智小學」,為南京第十二中學的前身。1958年,道勝堂教堂改為南京第十二中學圖書館。2002年,南京市第十二中學圖書館正式命名為約翰·馬吉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