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翔玲 香港中華聯誼會會長
日前,在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帶領下,筆者有幸隨香港特區政府及工商界高層代表團訪問佛山、廣州、東莞、惠州和深圳5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短短三天之行,所見、所聞、所感,着實讓人大開眼界,收穫滿滿。既驚嘆於大灣區發展之快,所到之處一派繁榮氣象,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城市不僅在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搶得先機,在產業規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更是面向未來超前布局。香港特區政府及工商界在收穫訂單及商機之餘,內地城市的前瞻意識也尤為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具體而言,有幾點感受迫切想與大家分享。
共同開拓新興產業
首先,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超速度發展,為香港提供了更加深厚廣闊的腹地支撐,為將來進一步融合發展、攜手騰飛提供了堅實基礎。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落地實施的第五年,大灣區三地已經攜手實現了加速跑。現在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經突破了14萬億元人民幣,部分指標已經處於世界第一灣區位置。這次在粵港深化經貿投資合作交流會上,兩地企業達成了126個經貿合作項目,總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項目涵蓋金融合作、現代物流、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諸多領域,足見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已經邁入新的階段。對香港來說,廣闊的大灣區腹地,完備的產業鏈和深厚的製造業基礎,不僅可以彌補香港自身製造業縱深不足的短板,未來在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等方面都大有可為。
第二,大灣區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以及對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戰略產業的培育,不僅為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帶來諸多經驗,也為兩地開展從研發到生產、銷售的全鏈條合作帶來眾多機遇。
大灣區最大的優勢就是創新能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已經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2位。這次行程中,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東莞OPPO全球算力中心等新興產業的代表成果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智能化的新能源車生產線,每小時可生產70輛汽車。特區政府提出,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碼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代表未來的新興產業。而廣東諸城在這些領域的先行布局,值得香港學習借鑒、協同發展、攜手共贏。香港自身在金融、貿易、航運和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傳統優勢,也可以與新興產業結合起來,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第三,大灣區從產業布局到園區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應着眼將來,面向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前瞻布局。
此行給大家的一個重要感受,就是廣州、深圳等地很多規劃布局起步很早,但看得很遠,都是面向未來所作的長線布局。例如,在當今全球發展中,算力可謂新的「水和電」。在東莞OPPO全球算力中心,上萬台服務器,每一秒都有海量數據在飛速流轉、運算,強大的雲端算力可支撐千億級AI大模型訓練。這為未來的人工智能全球競爭提供了充足的動力。香港正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產業的規劃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可借鑒參考內地城市的經驗,超前布局,為未來的產業升級先行儲備。
為產業升級先行儲備
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寄語香港:「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此行參訪廣東五市,近距離了解大灣區兄弟城市的發展成果,拓寬新視野、打開新思路的同時,也讓筆者與眾多香港工商界同仁倍感信心。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深化融合發展,香港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定能與兄弟城市互補互鑒,共同提升新質生產力,為祖國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