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茵 高力研究部主管

特區政府在2024年施政報告確立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的方針後,陸續舉行公眾路演及披露有關計劃的細節,從發展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三方,日前就牛潭尾發展建議遞交予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討論文件可見,整體計劃將預留46公頃土地用作發展「大學教育城」,聚焦科研領域,期望配合「新田科技城」發展推動產學研合作。

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北都大學教育城」涉及的總發展土地面積最少為80公頃,鼓勵本地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以靈活創新的模式,開拓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項目 ,教育局將成為項目的主要政策局,並計劃於明年上半年公布《北都大學教育城概念發展綱要》,而施政報告則指出牛潭尾會預留用地推動第三所醫學院及綜合醫教研醫院的發展 。

冀全面檢視教育城營運政策

由此可見,「北都大學教育城」的發展願景在於跨境合作,從而達至香港專上教育的多元化發展,並以靈活創新的政策及土地規劃實現相關目標。可以預見,未來的「大學教育城」將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及各類人才,包括海外學生、研究生及科研以及行政人員等等,故要使他們更願意來港生活發展,則相關的生活配套更應齊全且多元,筆者建議相關決策局就目前的專上學院營運政策,包括建築、環境可持續發展、多元及包容的收生準則以至到留宿政策,加以檢視以符合國際化標準。

宜借力私人市場助實現目標

至於特區政府或決策局角色,則應在修訂政策後擔當監察及規範者,並借助私人市場的力量,達成發展目標及確保符合市場需求,而且考慮到更宏觀的北部都會區整體行動綱領,目前有多項發展倡議正同步獲採納進行,除了作為主導的新田科技城及「北都大學教育城」發展外、還有棕地回收、多用途工業大廈以及林林總總的基建項目,也同時如箭在弦,多線發展。特區政府也不可忽視其中的財政支出及其可持續性發展,建議就此靈活運用海外內的私人市場力量,例如就大學教育城發展方案預留一定土地數額,引入海內外知名專上學府來港開設分校及自資課程,令香港教育發展更具國際化及多元特色,以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進駐。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