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今天(28日)上午10時,碳纖維豪華高速雙體客輪「中山20」從新中山客運口岸首航出發,開往香港中港城,標誌着新中山客運口岸正式開通。而新口岸各航線航程較舊口岸均縮短約20分鐘,實現50分鐘抵達香港機場,65分鐘抵達香港中港城。通航前三日,香港市區航線、深圳蛇口航線票價僅需1元(人民幣,下同),香港國際機場航線成人普通艙半價促銷為175元。
首批219名旅客今天(28日)順利通過出境邊檢手續,搭乘「中山20」輪從新中山客運口岸啟航前往香港中港城,標誌着位於中山市翠亨新區馬鞍島的新中山客運口岸正式啟用。珠海邊檢總站中山邊檢站透露,新中山客運口岸在出入境大廳分別配備了8條快捷查驗通道和8條人工查驗通道,最新引入的邊檢自助查驗系統應用了最新的生物識別技術,在人臉識別、指紋比對、防止尾隨、降低誤報等方面實現了優化升級。
配備全國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查驗設備
同時,新中山客運口岸在人工查驗通道的驗證台上,引入了智能翻譯機和生物信息採集終端,實現了盲區監測、團體/家庭驗放、防止闖關等功能,並專門設置了特別通道為「老幼孕病」等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便利服務;口岸限定區域集成了智能指揮調度平台,部署了遠距離重載紅外可視雲台岸基雷達,配備有無人機自動巡航基站及無人機反制系統。中山邊檢站副站長殷洪源表示:「新中山客運口岸配備了全國最先進、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移民管理查驗設備,這些都有效降低旅客查驗和等待的時間,提升了通關效率與安全性。」
據了解,新中山客運口岸項目是廣東省「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重點項目之一,也是中山構建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工程。此次首航成功,不僅是中山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成果,更是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將為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注入新動力。
已開通香港機場、中港城2條香港航線
新中山客運口岸通航後,航運能級大幅提升、功能配套更加完善、內外聯通更加快捷、旅客通關更加便利。口岸聯檢大樓共四層,建築面積超9.9萬平方米,功能齊全,涵蓋旅客通關、辦公及商業配套等設施。五條通行指廊與地下車庫完備,前沿碼頭岸線長400米,設有12個500GT泊位,出入境通道各16條,設計年通過能力達277萬人次。
目前,新中山客運口岸已開通香港機場、中港城兩條香港航線及深圳蛇口航線,其中,中山至香港中港城的航行時間縮短至65分鐘,至香港機場更是只需50分鐘,大大提升了大灣區城市間的交通便利性。未來,口岸還將謀劃開通澳門氹仔、珠海海島遊、水上觀光等航線,進一步豐富旅客出行選擇,實現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