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內提出的措施,包括已開展全面檢討現時資助藝團的制度,並涵蓋主要表演藝團、中小型藝團和粵劇的資助制度,以及表演場地的預訂分配制度。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會引入以表現和藝術水平掛鈎為標準的制度,包括採用績效指標作為評核準則,擴大觀眾群,以及建立主要表演藝團的「進出機制」,推動藝團持續創新、精益求精,並增加流動性,讓具實力的中小藝團有上游的機會。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強調,會有賞罰分明制度,「表現優秀的藝團可『上車』獲資助,持續不達標的藝團會被削減資助。」

研究建立「進出機制」

楊潤雄指出,資助藝團的制度存在已久,是時候檢視成效。對於有人提出擴大現有「九大藝團」,他指特區政府正在檢討,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故要研究「進出機制」。資助準則上,他強調不會考慮單一因素,「藝術水平以及能吸引多少觀眾是其中一個考慮,但實際效益都是考慮方向。」

霍啟剛表示,會透過由專家組成的審批員制度,評核藝團是否獲資助資格,期望能完善年度資助評核機制及「進出機制」,並透過賞罰分明的制度,以製造「健康生態圈」。

他強調,規模較大的藝團不等於較有優勢,重點是如何有效地運用有限資源。

他表示,藝發局亦會探討優化資助項目及計劃的可能,包括進一步簡化現有資助計劃,為藝團和藝術家提供更大彈性;以及提升資助計劃上限,鼓勵業界提交大型及善用藝術科技的計劃,推動多元發展,「希望大家可在創作上想出一些市場的元素。」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