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在跨學科科學排名榜中列全球第十三。圖為港大校園。 資料圖片

城大中大理大浸大同上榜 THE冀新排名方式推動卓越科研與大學合作

全球發展瞬息萬變,往往需要突破傳統的學科領域,藉以探尋不同的應對方案。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與施密特科學研究員項目,今年首度推出跨學科科學排名(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2025,並在昨日公布結果。香港高等教育表現出色,5所上榜大學全部位列世界前55位,尤以香港大學表現最佳,排全球第十三,在香港排名第一,亞洲排名第三。香港城市大學緊隨其後列全球第二十五位,亞洲排名第七。THE表示,希望透過新的排名方式衡量及認可跨學科科學的工作,進而推動卓越科研及大學之間的協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首次推出的THE跨學科科學排名2025,共有來自92個國家及地區的749所大學參與。排名聚焦各大學有關跨學科科研的三大領域共11項指標,包括研究經費、設備、行政支援、推廣、成果發布、研究質素、聲譽等,評估不同大學對跨學科科研的貢獻,以提升科學卓越性,促進大學之間的合作,同時為機構提供基準數據,鼓勵大學營造跨學科的教研環境。

亞洲370高校上榜佔半數

榜首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居首,史丹福大學次之,新加坡國立大學位列全球第三。在是次排名榜中,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內,亞洲共有370所高校上榜,幾乎佔榜上大學總數的一半,成為排名最多的大洲 。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在前20名中表現優異。

近年在國際高等教育評鑑屢創佳績的香港,共有5所大學上榜,除了港大及港城大外,香港中文大學排全球第二十六,在亞洲排第八。香港理工大學排名第二十九,在亞洲排第九。香港浸會大學位列全球第五十五。

對今次在跨學科科學排名取得較佳成績,港城大表示,其中的綜合評分標準正好反映該校在撥款、支援和推動高質量跨學科研究方面的實力和貢獻。

城大:要打通壁壘育跨科人才

港城大校長梅彥昌表示,跨學科領域的融合,在未來教育中愈趨重要,大學必須打通學科之間的壁壘,以培育跨學科人才,他提到,城大於上月新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院,匯聚來自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統計學、生物信息學、材料科學等的跨學科專家學者,並與業界攜手,培育深科技企業,為跨領域人才營造了一個優良的跨學科協作平台。

中國內地共有13所高校上榜,9所高校進入世界前200名,尤以復旦大學排第十六位、上海交通大學排第二十四位,進入全球前50表現最佳。哈爾濱工業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蘇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揚州大學、天津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均進入世界前200名。

部分屬世界大學排名常客的院校,未見在該項新推出的排名上榜,包括英國名校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及內地名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據悉,院校在是次排名中必須選擇參與並提交數據才有機會上榜。

THE表示,跨越傳統上較狹窄的學術領域,是促進科學突破的重要途徑,並能幫助應對當代世界最嚴峻的挑戰,希望透過推出今次新排名,能促進大學間的卓越科研協作,推動跨學科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