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搜尋器巨擘Google的Chrome瀏覽器擁有大量用戶,若瀏覽器業務被強制拆分,勢必對該公司造成前所未有的打擊。彭博社分析,Chrome瀏覽器的售價可能高達200億美元(約1,556億港元),意味任何購入該瀏覽器的企業,也需接受當局的反壟斷審查,故此尋找買家並非易事。

彭博資訊分析師曼迪普認為,如果Chrome被強制出售,其價值可能介乎150億至200億美元(約1,167億至1,556億港元),「它的每月活躍用戶超過30億人次,這是驚人的數字。」科技顧問公司TECHnalysis Research顧問多內爾認為,潛在買家會考慮Chrome與其他服務相關聯程度,來衡量收購價格,「它不能直接貨幣化,但它是通往任何檢索結果的門戶,我們還不清楚如何僅從創造收益角度分析它的市值。」

買家未必有財力維護瀏覽器

Google在自家專欄指出,若其他企業收購Chrome,未必有充裕財力維護瀏覽器,並免費向用戶提供檢索服務。Google前行政總裁施密特也稱,Google免費提供Chrome瀏覽器,主要旨在吸引用戶更順暢便利體驗Google的產品,「分拆Chrome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局的煩惱。」

至於潛在買家會否是大型科企,曼迪普認為可能性不大,但考慮到Google近年積極研發人工智能(AI)技術,他認為OpenAI等知名AI企業,或是Chrome的潛在買家,「這可以為企業帶來營銷和廣告業務,應對AI聊天機械人訂閱人數波動。」

科企Emarketer數碼廣告和傳媒分析師沃夫認為,Google還可設法邀請一間AI企業,嘗試併購Chrome的業務,或許更容易通過政府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