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深圳灣口岸及拱北口岸昨日起試點升級部分邊檢快捷通道,可用刷臉代替刷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日前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他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的其中一項建議就是關於設立內地與港澳「通關白名單」,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實現「無感」通關的建議。他希望各地有關部門也積極完善配套措施,確保民眾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增強民眾對新技術應用的信任和滿意度。

冼漢廸於今年3月提出,運用創新科技手段進一步推動內地與港澳地區更高頻度的交往交流交融。「通關白名單」概念是專為符合一定條件的內地或港澳居民,通過「自主申報」進入「通關白名單」並經相關政府部門核准後,即可在其通過相關口岸時,使用專門設立的特殊通道,無需現有的人工審核或e通道指紋識別等環節,依靠人臉識別等創新技術實現 「零停頓」、「快捷通關」甚至「無感」通關。

冼漢廸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四通」(人、物、資金、信息)很重要,便利化通關相信能促進人員流動,今次試行的「免出示證件」通道,是一大進步。他表示,人臉識別技術目前應用場景成熟,特區政府也計劃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在中英街為居住和工作人士試行「無感」暢通方式,雖然不停頓、不觸碰的「無感」過關在技術層面完全可以做到,但技術是需要試驗的,擔心有BUG(漏洞),要慢慢調,特別是兩地通關人流量龐大,分階段試行是完全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