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棠 香港都會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系客席講師、註冊會計師及特許金融分析師

在2016年,當特朗普首度競選美國總統時,他主要目標之一是揚言打擊中國及其所謂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他認為這些行為直接損害美國經濟。在擊敗希拉里後,特朗普團隊開始實施關稅計劃。八年後,特朗普再次將中國描繪成美國藍領工人的敵人,挑唆藍領工人幫助他擊敗現任美國副總統哈里斯。

然而,最近十年來中國在技術發展上取得的許多成果,這部分得益於特朗普悍然發動貿易戰,迫使國家自力更生。自特朗普首次進入華府以來,中國在技術和工業實力方面取得顯著進步,同時建立世界最大經濟體替代貿易路徑。

美國發動貿易戰是自絕於世界

事實上,美國限制貿易和半導體製造的政策在現任總統拜登任內繼續推行,這更意外地推動了中國加倍發展國內研發能力。因此,貿易戰和美國技術禁令最終效果可能是將美國與世界隔離,而不是真正的阻止中國發展。

無懼打壓 中國生產力再攀高峰

雖然美國已經實施六年以上的關稅、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但中國仍在穩步推進國家在未來產業中主導地位。據最新研究顯示,「中國製造2025」——這個十年前推出的國家工業政策藍圖,在很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在經濟學家追蹤世界13項關鍵技術中,中國在其中5項取得全球領先地位,並在另外7項迅速趕上。這代表美國以外的地方正越來越多地使用中國生產的電動車、智能手機和太陽能板。

從美國的角度而言,這種遏制中國的政策最終可能會令全世界孤立美國,並傷害其國內企業和消費者。

中國技術的崛起不會因美國的限制措施而受阻或減緩,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正處於歷史高點:其製造商品貿易順差相對於全球GDP的比例是自二戰結束後最高。中國繼續在製造業主導地位和技術進步階梯上攀升。在「零和博弈」思維主導下,美國當局片面地認為如果想贏得競爭,便需要「跑得更快」極力阻礙中國的發展。特朗普揚言要重啟他第一任期主導的對華貿易戰,威脅要徵收高達60%的關稅,這一稅率必將導致兩國之間的貿易陷入停滯。

長期以來,關稅是被經濟學家批評為扭曲市場生產力的一大障礙,雖然在表面數據上看似有助縮小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但其實際後果是,這將迫使大部分貿易活動「另闢蹊徑」,即透過東南亞和其他地方重新鋪路,而尋找新市場的迫切性只會進一步鞏固中國在所有製造領域主導地位。

供應鏈料愈趨平衡利好環球經濟

雖然中國在先進半導體和晶片製造設備等領域(所有未來技術基礎層)內,整體而言在未來幾年內與美國相比仍會有一段距離,但以目前趨勢來看,相信這一距離將逐步收窄,到時將會出現一個更平衡世界供應鏈,既有利於中國的發展,亦將有利於全世界的經濟發展。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