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香港旅遊事務署主辦、香港地質公園支持、一口設計工作室策展的西貢海藝術節今年步入第三年,由「再序」到「再敘」。今年的西貢海藝術節以「再島聚 Joy Again, Gather」為主題,帶來 10 件藝術新作,呈現過往兩年在西貢四個島嶼上建立的社區情誼,邀大家重聚西貢海。因西貢海藝術節備受歡迎,早前發布的「2024-25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已將該藝術節確立為旅遊事務署將在未來數年繼續推行的創意文旅藝術品牌項目,透過藝術連結島嶼,讓旅客欣賞及體驗西貢海的自然風貌、歷史文化及古蹟。這一項目的成功打造,可為今後本地文旅發展提供怎樣的經驗?欣賞新作的同時,不妨聽聽負責藝術節三年策展的一口設計工作室團隊的總結。●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依江 部分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今年是一口設計工作室擔任西貢海藝術節策展的最後一年,從首年我們用藝術品打開與村民之間的交流,到今年許多作品由藝術家與村民共創,這些藝術品把他們的想法、文化、歷史呈現到大眾面前,村民們也更加了解藝術節是怎麼一回事。」一口設計工作室聯合創辦人梅詩華(Sarah)說,三年來團隊與西貢和西貢居民建立了深度聯結,是一段彌足珍貴的經歷:「藝術節不僅關乎藝術,還是與人建立關係的過程。」
年輕一代參與重塑景觀
今年西貢海藝術節中,出現了年輕一代村民以及村民後代的作品。選址鹽田梓舊碼頭的《流 穿越》,作品由竹製雕塑、擴增實境(AR)及表演組成,道出村民離開與歸來的情感和記憶。藝術團隊 「X-Art」 成員陳振星是鹽田梓第九代村民,他的父親在鹽田梓出生成長,後舉家移民英國。雖然陳振星是在英國長大,但深受父親在家鄉的童年故事影響,今次以作品《流 穿越》表達他對村落的情感。在舞者憑空寫畫時,耳聞村民的絮語,最尾一句「返黎啦」,是鹽田梓對於離去者的企盼,也呼應了藝術家此刻在故鄉呈現作品這一行為。該作品也是西貢海藝術節首個表演作品。
滘西洲新增作品 《尾魷洄游》,為滘西村民何卓熹及設計師謝子昕打造,將室內空間化為大尾魷的生態環境,令觀眾如同置身大海,親歷孕育滘西洲「尾魷洄游」。於何卓熹而言,這一作品令他得以與自己成長的地方重聚。一口設計工作室聯合創辦人張國麟(Alan)說:「這些鄉郊、偏遠村落已沒有了年輕人的身影,甚至本地居民後代也已離開香港,如何能讓離開的人願意回來?藝術節的舉辦令大家重新認識西貢的島嶼,現在船次變多,糧船灣多了村民回來居住,島上也熱鬧起來。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藝術家、年輕人進駐這裏,他們的到來會重塑這個地方。」
「不要浪費這個地方」
三年來,隨着西貢海藝術節的推進,島嶼之間的基建與配套,也在慢慢完善之中。除了前年落成的鹽田梓新碼頭,今年滘西洲碼頭也完成了重建和啟用,停航超過二十年的街渡亦重新啟航,讓更多遊客有機會體驗島上風光。Alan說:「我們希望藝術節可以繼續做下去,因為這些配套的完善得來不易,除旅遊事務署之外,碼頭重建、基礎設施改善亦牽涉到不同部門,而這些可以繼續推進,我們需要更多配套來支持藝術節的推進,也希望在藝術節的推動下,有更多基建可以得到改善。」Sarah則認為,這幾年的策展令他們的團隊與村民建立了良好關係,是一個開始:「我們很欣慰地見到,兩三年來村民們變得越來越願意講故事給你聽,他們的主動參與也越來越多,所以開始了就要繼續,不要浪費了這個地方和這些故事。」
今次位於橋咀洲由居法韓裔藝術家Juhyung Lee 打造的展演作品,是藝術節首個受邀參展的海外項目。法國創作團隊Galmae在藝術家帶領下,呈現作品《不是這裏,是在這裏》,這一作品曾在14個國家合共演出超過 90次,以繩索劃出空間,讓觀眾自由移動,從而產生新的聯繫。藝術家相信:「每一個個體加起來,會超越其本身的總和。向着未知出發不是一個問題,重要的是在過程中能與其他人一起經歷當中的感覺。」Alan希望以此作品為起點,令西貢海藝術節向着更國際化的目標進發。他和Sarah也提到,在未來新的策展團隊、新的想法注入後,也要繼續思考如何去平衡「新來的」與「舊有的」:「我們不只是在做保育,也要給這些島嶼繼續生存、發展的資本。」
可拓展全港「島聚空間」
「我們看到政府現已開始參照西貢海藝術節經驗,嘗試推進沙頭角地區的發展,其實香港可供開發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南區香港仔,大嶼山芝麻灣……都藏着很多可能性。如果其他地方也能夠開發,『島聚藝術節』的概念可以更加深入人心。」Alan說。不過他也表示,這需要考慮不同資源的投入和分配,如果是荒無人煙只有自然美景的地方,就比較難舉辦藝術節:「因為每件藝術裝置的背後,都是和人緊密相連的,有人的地方才有歷史,才有故事。藝術家要做的,就是好好地聆聽,然後用藝術來表達。」
此外,糧船灣今年的四件新作包括藝術家何博欣(Vivian Ho)的三幅壁畫《糧船山海經》、雕塑家張哲及其工作室哲間創作的《幻鏡千眼魚》、以糧油雜貨店為基礎打造的《在廣和源與風共舞》,以及位於淺灘由建築師屠詩琪及蕭胤祺創作的《龍韻風舞》。鹽田梓新增作品還有一持工作室與REhyphenation共同創作的《晤梓一餐飯》,作品選址一家荒廢的客家村屋前,以馬賽克在桌上呈現不同的客家佳餚,模擬客家人聚首吃飯的熱鬧情境。滘西洲另一件新增作品《村·敘》,由團隊 Beyond Vision International 收集及整理村內外有關滘西洲的日常物品,製成觸感互動裝置展出,讓視障人士也能了解關於滘西洲的回憶。西貢海濱則展出羅曉騰(Ken Lo)的新作《嗨!西貢》,以玻璃纖維做出其招牌擁抱雕塑,歡迎到訪藝術節的觀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