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推出「免出示證件」通道的相關舉措,粵港澳三地居民大多表示歡迎,認為將大大提升通關便利性,又期望深港兩地能夠同步,並擴展至其他口岸。有專家指出,該模式的推廣不僅提升了通關效率,更推動了智慧口岸建設的進程。

反覆取放證件 耗時且易遺失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香港居民梁劍鋒經常往來內地、香港、澳門三地,並常常通過深圳灣口岸、拱北口岸出入境。他指,香港、澳門此前推出了手機二維碼「刷碼」過關的服務,已經便利了很大部分港澳居民。此次國家推出的「刷臉」通道通關方式就更進一步,是推動大灣區人員往來的又一創新舉措。

他直言,當前過關時,需要從口袋或手提包中取證件、刷證件、放回證件,一方面,心裏總擔心證件會不會丟失,另一方面,如果手中行李比較多,停下來取、放證件是一個很麻煩的事。

「這是一個很細節的創新舉措,便利性顯而易見。尤其是像我這種頻繁往來三地的人士來說,刷證、刷二維碼、『刷臉』都可過關,非常方便。」梁劍鋒說。

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工合空間CEO葉興華是在大灣區工作的香港青年,目前和家人生活在佛山,須經常往返粵港兩地。和「刷證」相比,他相信「刷臉」通道通關可節約時間10秒以上。表面上看似乎節約的時間不多,但當遇到聖誕節、復活節等公眾假期,或者內地「五一」假期、國慶黃金周假期時,可以節省非常可觀的通關時間。除了省時,還可以省卻反覆「掏證件」帶來的麻煩,減少遺失證件的風險。

談到未來進一步優化港澳與內地通關效率的建議,梁劍鋒認為,「一地兩檢」是一個非常高效、便利的通關模式,未來需要進一步普及。比如,拱北口岸當前還是「兩地兩檢」模式,珠、澳兩個查驗點之間有較長的距離。同時,期待口岸與交通樞紐能夠實現聯通,比如,廣珠城際珠海站有必要和拱北口岸聯通起來,就如橫琴的輕軌站與橫琴口岸、羅湖火車站和羅湖口岸那樣。

深圳相關部門已經做好方案迎接首批「刷臉」通關旅客。

去年9月,Ashley從深圳來到香港讀大學,在過去的一年多裏,她每周都會往返深港兩地,對深港兩地的通關效率有深刻感受,而「刷臉」通關技術的引入,有望改變了她的通勤體驗。

人流高峰時段 通關便利更顯

「現在每次過關都要排隊等待,尤其是在周末和節假日,人流量大的時候,排隊時間甚至可能超過一個小時。」她說,在快捷通道通關時,需要機器讀卡後等待十秒左右才能進入通道,然後輸入指紋識別人臉,如果有了「刷臉」通關,就可以有效的減少通關等待時間,在關口人流量大的時候更加明顯。

「這項技術能夠繼續得到完善和推廣,不僅限於深圳灣口岸,還能在人流量大的福田口岸、羅湖口岸等。同時,我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智能化的服務被引入到通關流程中,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Ashley說。

今年年初,因公司從香港搬到了河套,港青于先生每周需要五次往返深港兩地。他表示,「刷臉」通關若能在各個口岸普及,肯定能優化他的通勤體驗。「現在很多手機App都要『刷臉』才能使用,甚至訂外賣都需要刷臉,我們已經生活在大數據的環境之中。」

對港人關心的隱私問題,于先生表示完全不用顧慮,若因為「刷臉」才能通關引起質疑,那是沒有抱怨意義的,「我相信政府和相關機構有完善的隱私保護措施,確保過關旅客的生物識別信息得到妥善保管。」

談到對未來的期待,于先生希望深港兩地能夠同步,深圳灣試行了「刷臉」通關,香港方面也應該跟上節奏。「我認為,智能口岸的發展需要各種創新技術的支撐和融合,而刷臉通關技術作為其中的一種,能夠在提升城市通關效率、優化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石華

廣州、深圳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