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衍霈稱加沙地區缺乏充足的乾淨水源、食物補給。 無國界醫生(香港)
●護士及助產士蘇衍霈。香港文匯報記者洪澤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中東地區戰火頻仍,殘酷程度與規模不斷創下歷史紀錄,但仍有心懷大愛的香港醫護選擇逆風前行。無國界醫生(香港)周三(11月13日)舉行記者會,邀請了兩位救護人員及無國界醫生駐黎巴嫩代總幹事,向公眾分享中東地區局勢及救護經歷。在加沙參與救護的代表指出,加沙地區的婦女與孩童承受巨大心理壓力,「戰爭正在摧毀加沙兒童的童年。」由於長期封鎖,加沙地區缺少必要的維生物資,她親眼見孩童於垃圾堆中翻找食物。

無國界醫生(香港)傳訊主管陶曉琴表示,無國界醫生組織現時派出10支流動醫療隊前往黎巴嫩多個地點,她引述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及加沙的資料表示,醫護人員在加沙地區面臨嚴峻的安全風險。自開戰至今年10月下旬,有逾1,000名醫療工作者及超過300名救援人員被殺害;無國界醫生至今則有8名同事遇害。

「每天聽到2至4次戰機掠過」

無國界醫生救護人員蘇衍霈於今年5月至7月、9月至11月兩次前往加沙地區參與救援,主要負責婦產科、婦女工作及兒童健康等。她坦言,加沙地區的醫療體系正面臨崩潰,對救護人員的需求巨大,「為了幫助婦女兒童,我選擇兩度前往加沙。」

她直言,加沙地區的情況愈來愈糟糕,缺乏充足的乾淨水源、食物補給,甚至必要的止痛藥也短缺。她親眼見到兒童在街邊乞食,有些甚至在垃圾堆中尋找食物。即使是救護人員,也只能食用罐頭食品,「我在6星期內整整減了3公斤。」

「戰爭正在遺害孩童的童年。」對比兩次救援行動,她發現當地居民「由希望變絕望」,雖然希望停火,但對局勢發展愈來愈無力。

外科醫生高志昌於本月初前往黎巴嫩參與救援,在抵達之初已感受到濃烈的戰場氣息,「剛出機場就聞到濃烈的硝煙味,每天可以聽到2至4次戰機掠過的音爆聲。」由於當地薄弱的醫療基礎與稀缺的醫護人員,他不得不在手術之餘幫忙組建團隊,協助部分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