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在中國內地及周邊地區的快速變革中,香港必須抱持更宏觀的視野,緊跟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並借鑒周邊地區的發展新思路,主動對接國家戰略,並以改革思維,制定有利於香港未來發展的戰略決策。為了推動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在貢獻國家的同時推動香港更好發展,香港社會各界可考慮推動以下相關措施。

一,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應當進一步參與國際金融科技、綠色金融規則的制定和完善。

香港應繼續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以進一步協助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強化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發展國際基金管理中心,吸引中國外匯儲備資產配置更多香港資產,減少對美國產業的配置。香港還應關注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金融科技等「新基建」產業及綠色金融等。

雖然新的交易產品、模式和市場遊戲規則興起,但目前國際金融體系仍舊糾纏於傳統的金融市場和產品,未能與時俱進。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應針對金融科技、互聯網金融、綠色金融等,完善和制定相關標準及新遊戲規則,協助中國與各國相互合作、協調,在金融監管制度、監管框架、法律框架等方面,加強監管、引導,促進全球金融發展。

二,組建國際物流發展聯盟和創建國際物流銀行。

「沒港口就不是香港」,香港要考慮憑藉作為國際航運、物流中心的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周邊的海南自貿港,共同組建國際物流發展聯盟,加強區域間的合作,建立區域連接機制。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若組建國際物流發展聯盟,進行優勢互補,將有望發展成一個從儲存、包裝、裝卸到流通、加工、配備等集於一身的新型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聯盟。

尤其是香港可在國際物流聯盟當中發揮在供應鏈管理以及相應的專業服務領域的獨特優勢,包括海事法庭以及仲裁與調解中心、航運金融保險等,以及協助設立國際物流銀行。這不但可提供支持物流業發展所需的供應鏈金融產品、融資服務,也能開拓國際物流供應鏈金融業務,並可以此擴大與物流公司的電子化系統合作,完善供應鏈信息系統,實現對供應鏈上下游客戶的內外部信用評級、綜合金融服務、系統性風險管理,從而培育壯大自貿港和大灣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打造現代物流體系。

上述措施不但有助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等建設,也能通過自貿港、大灣區的鐵路班列、高鐵、港口、機場的聯動,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加無縫對接,增加中國在國際物流業界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三,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國際人才中心。

香港培養的優秀人才,在亞太區各主要經濟體中的科技創新、經濟、金融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研發環保無人船的雲洲智能科技張雲飛、開發全球消費級無人機的大疆創新科技汪滔,他們作為香港科技大學培養的學生,現都已成為各自領域無可爭議的領航者。

此類人才的成功模式較有共通點:內地生赴港深造,跟隨曾在歐美著名大學任教的內地籍教授學習,然後作為創新人才回內地創業。這種在港內地生+在港內地教授+回內地創業的模式,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發展領域大放異彩。

同時,應考慮及早在各大學設立更多醫學院。大學醫學院的功能,不僅僅只是培養醫生那麼簡單,醫學院的使命具有三個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提高知識和服務社會。因此,如果香港的大學或其分校能夠多設兩至三個醫學院,既可促進生物醫學產業發展,又能幫助大灣區各地民眾對抗疾病。

此外,香港應考慮為內地引進更多香港廣告、設計和品牌相關人才。香港擁有的眾多廣告、設計和品牌相關人才,過去數十年成功為香港本土商品、外國商品打造出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極大地促進民眾的消費意慾。香港特區政府和工商界可協助既要擴大內銷,又要開拓國際市場的內地生產廠家,引進更多香港廣告、設計和品牌相關人才,通過打造更具國際化的內地消費品牌,幫助香港的相關產業、人才進入內地發展,捕捉內地14億人口的消費大市場商機。

四,抓住教育服務貿易產業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環球高等教育出口貿易已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教育服務貿易的出口已為英語國家每年帶來逾300億美元直接的經濟效益,以及60億美元的間接經濟效益,還能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的發展,並產生更多就業機會。現時香港已有部分內地大學、中學設立分校,為抓住教育服務貿易化提供機遇。

香港更要考慮發展教育服務貿易產業,將其發展成為新經濟增長點。香港可考慮推動大學、科研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和海南自貿港開設分校、校區,加大吸引優秀學生。

一旦這種港校培養內地學生+在港內地教授+回內地創業的成功模式可以在香港形成良性循環和一個閉環,將助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人才中心,也能為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乃至中國的科技創新、經濟和金融發展,貢獻眾多國際頂級人才資源。

五,推動香港參加更多國際性經貿組織。

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等多個國際經貿組織的成員,具有廣泛的國際經貿合作基礎。要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經貿地位,特區政府應更積極考慮推動香港參加更多國際性經貿組織,加強香港與經貿協定成員國的貿易往來,帶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和臨近的海南自貿港的對外聯繫,促進區域產業鏈的再次整合和參與重組亞太地區的貿易版圖,並在此佔有重要地位和發揮關鍵的作為,使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接點、發力點。

相信香港各界尤其是工商界能夠把握時機、發揮優勢、針對國家所求、施展香港所長,將不僅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助力,也將憑藉與祖國的強大「合力」,通過銳意改革、奮發進取,破除自身舊有模式的桎梏,為香港未來發展找尋更多動力,定能實現全新的「香港再出發」。

(續昨日,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