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體公民放假總數由11天增加至13天,除夕和5月2日列入法定節假日。圖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遊客在重慶嘉陵江濱江路拍攝洪崖洞亮燈時刻。資料圖片

國務院辦公廳12日發布關於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根據2024年11月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體公民放假總數增加2天,由11天增加至13天,除夕和5月2日列入法定節假日。據國務院最新發布,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後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新版節假日安排發布後,瞬間引發全網熱議,人們紛紛點讚「除夕放假」,稱此舉不僅能讓群眾享受更長的假期,還能與家人更好地團圓過年,享受傳統佳節。 ●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郭瀚林 北京報道

此前,內地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是7個,共放假11天。此次修改後,7個節日共放假13天。其中,春節4天(除夕至初三),通過調休,至少可放假8天,較原來增加1天。在除夕逢周五時,與周末順連還可實現放假9天,例如2027年。春節時間延長且更加固定,大家能更好地安排探親休假。「五一」假期增加到2天、加上2天周末,只需要調休1天即可形成5天假期,較原來少調休1天。

國慶節調休7天 勞動節調休5天

「調休」是內地在假期安排時的做法,官方會將法定節日前後的周末假日,調整合併至法定節日前後,以形成較長假期。例如剛剛過去的內地國慶黃金周,法定節日為10月1日、2日、3日,但5日、6日為法定周末雙休日,官方將9月29日(星期日)調休至10月4日,10月12日(星期六)調休至10月7日,即形成連續7天的「小長假」,人們則需要在9月29日和10月12日這兩天正常上班、上課。

此次還特別明確調休原則,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可合理安排統一放假調休,結合落實帶薪年休假等制度,實際形成較長假期。除個別特殊年節外,春節自農曆除夕起放假調休8天,國慶節自10月1日起放假調休7天,勞動節放假調休5天,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分別放假調休或連休3天(如逢周三則只在當天放假),國慶節放假如逢中秋節則合併放假8天(比如2025年、2028年)。除個別特殊年節外,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後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

購買除夕夜回家機票

許多民眾對新版節假日安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支持,網友普遍最關心的無疑是 「除夕放假」。通知發布後,「北漂」余子彥立刻購買了除夕夜回安徽老家的機票。「增加假期不僅能帶來休息的時間,也意味着能更多與家人相處,尤其是在新年,能和家人多團聚一天非常寶貴。」

能更好平衡工作與生活

「我們工廠的工作強度很大,減少調休對於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保障身體健康都是有益的。」 私營企業主李偉立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以往節假日返崗後,職工們有時需要連續工作7天甚至更長時間,這讓他們感到非常疲憊。新的放假安排更加人性化,不僅減輕了工人的工作壓力,也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粵港澳+東南亞」暢玩

「假期延長會顯著刺激旅遊需求,對於我們旅遊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預計明年春節到廣州、海南、香港和東南亞等地的旅行團預定量會有較大增加。」 騰軒旅遊集團副總經理徐晨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華南地區的旅遊線路在冬季尤其受到遊客青睞,而新馬泰等國家對中國遊客實施免簽政策後,民眾赴東南亞旅遊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更長的春節假期可以讓更多旅客開展一場「粵港澳+東南亞」的境內外暢玩之旅。

調整後的法定節假日數

元旦: 1天

農曆新年: 4天

清明節:1天

國際勞動節:2天

端午節:1天

中秋節:1天

國慶節:3天

共計:13天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瀚林、任芳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