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海琴:四方面發力 鞏固提升港資管中心優勢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上周在深圳與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發表了重要講話。夏主任勉勵香港工商界要當好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囑託要鞏固住、提升好香港的傳統優勢。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黃海琴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為,香港金融業界可從四方面發力,鞏固及提升本港在資管行業方面的傳統優勢。她又認為行政長官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構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也是香港業界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的抓手,將香港發展為國家重要的離岸黃金交易中心,在貢獻國家的同時亦能推動香港更好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黃海琴指出,新一份施政報告融匯了金融業界對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建議,既展現金融業界在推動經濟發展的擔當角色,也勾勒了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路線圖。如提出構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香港的黃金進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列,現今地緣政局日趨複雜,香港的安全性和穩定環境具一定優勢,有助吸引國際黃金現貨在港儲存,從而推動黃金交易、清算和交割活動,更可發展香港成為黃金交易中心,帶動投資交易、衍生產品、保險、倉儲、貿易和物流服務等,各個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切合投資者資本配置需求
業界認為,這一措施與全球投資者的資本配置需求高度契合。展望未來,黃海琴預期在接下來的數年內,國際地緣政局將持續緊張,這將進一步推高全球投資者對黃金這一避險資產的需求。中國目前位居全球黃金儲備量最大的國家之列。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人行的黃金儲備量已高達7,280萬盎司。儘管上海黃金交易所已經成立,但全球黃金交易的主要市場仍集中在紐約和倫敦。她認為,香港作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若能充分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完全有潛力在黃金交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並有望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離岸黃金交易中心。
近幾年港股市場表現不太景氣,但黃海琴稱,香港資產管理公司的資產,其實分布在全球各地,並擁有多元化的資產類型,故所受的影響較小,香港的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更反而得到加強。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強化香港的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她認為本港券商可從以下四方面發力,協助鞏固及提升相關的競爭力。
第一,本港券商可積極加強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通過參與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等互聯互通機制,券商可以為內地和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和產品。第二,本港券商可積極拓展財富管理業務,包括針對高淨值人士和家族辦公室,提供定製化的資產管理和諮詢服務。第三,本港券商可積極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例如積極發展人民幣計價的投資產品,提供人民幣結算服務,以及參與人民幣債券發行和交易,從而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第四,香港中資券商可增強與內地母公司的跨境聯動,利用母公司在資本、技術、人才和風控等多方面支持,提升自身的財富管理水平。
港人民幣資金池需繼續擴大
對於如何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她認為,首要令本港人民幣產品多元化,且要率先提升香港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雖然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但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僅有約1.02萬億元人民幣存款總額,此金額只佔內地人民幣存款總額300.9萬億元人民幣的0.34%。
黃海琴說:「沒有較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本港人民幣產品的多元化就會成為無水之源。」比如2023年6月19日人民幣雙櫃台啟動以來,運行已逾一年時間,但當前雙櫃台成交活躍度不足,多隻人民幣櫃台日均成交額,佔總成交比重僅個位數百分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資金較少。
中證監在4月19日亦發布了5項資本市場惠港措施,其中一項是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她表示,「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後,南向資金可直接購買人民幣計價的港股通標的,這樣就增加離岸市場人民幣資金的可獲得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