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2024年的美國大選中獲勝。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左)11日在「新聞茶座」上表示,特朗普2.0時代的到來可能會加大對華的遏制政策,但中國早有準備,絕不會讓美國得逞。圖為王文11日在中國記協舉行的「新聞茶座」上做主旨演講。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暢 攝
●中國技術人員在檢查太陽能板。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2024年的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文11日在中國記協舉行的「新聞茶座」上表示,特朗普2.0時代的到來可能會加大對華的遏制政策,但中國早有準備,絕不會讓美國得逞。對於特朗普在競選時期曾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加徵60%的高額關稅,王文指出,這樣的做法最終只會導致美國自身物價上漲和通脹加劇,輸的是美國。

王文表示,中國對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並不感到意外或恐慌。在過去的大半年裏,中國學術界已就特朗普重新執政可能帶來的各種變化進行了深入研究,並發表了大量相關文章。

「我並不認同一些國家對特朗普的極端批判,他並非惡魔或妖怪,而是一個需要被理性對待的政治人物。」他提到,中國早已做好充分準備,具備有效管理和管控與特朗普政府之間分歧與矛盾的能力。即便特朗普政府可能採取更為強硬的遏制政策,中國依然有信心和實力應對,這並不能阻擋中國的發展步伐。

此前多項對華遏制政策均失敗

王文列舉了特朗普1.0時代多項對華遏制政策的失敗案例。他指出,新疆在過去六年中沒有發生一起恐怖主義事件,反而變得越來越穩定;中美貿易額在貿易戰後仍然穩定在較高水平,甚至比貿易戰前提升了20%左右;科技戰方面,中國芯片取得了巨大突破,華為等科技企業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這些事實都證明,特朗普對中國的遏制政策都是失敗的。

回顧過去六年,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發動對中國的貿易戰及一系列遏制政策以來,美國政界對中國的批評聲浪不斷,多位高官公開發表對中國的不當言論,甚至使用惡劣詞彙抹黑中國。王文指出,「這種行為更像是為了譁眾取寵而發表激進言論的政治小丑」。面對美國的猖獗行為,中國政府始終展現出了極大的克制與耐心。他強調,這種克制並非因為中國不敢回應,而是出於戰略理性的考量。若陷入相互指責的惡性循環,兩國矛盾只會不斷升級。「中國用最大的戰略耐心去管控中美之間的矛盾,也用最包容的政策去更好地處理中美之間所謂的戰略競爭,推動中美關係的止跌企穩。」

部分商品美只能從中國進口

對於特朗普在競選時期曾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加徵60%的高額關稅,王文表示,過去幾年裏,中國學術界針對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研究,這些研究普遍認為,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結果只會自食其果。因為中國出口的產品在美國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當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時,這些成本往往會被轉嫁到美國進口商身上,進而推高美國物價,加劇通脹壓力。他進一步解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商品中,有超過40%是美國無法找到替代國的,這意味着這些商品只能從中國進口。對於另外60%的商品,其可替代率也不超過20%,且質量和價格上未必能與中國商品相媲美。因此,他認為,若特朗普上台後真的對華加徵高額關稅,最終還是由美國老百姓買單,輸的還是美國。

中國有實戰應對經驗

王文還提到,中國的企業和出口商也做好了應對美國關稅措施的方案,他們擁有各種靈活的策略來可能的貿易壁壘。因此,對於特朗普可能採取的關稅政策,中國不僅有着充分的學術研究支持,還有着實戰應對的經驗和準備。「特朗普還沒有正式執政,至於他會加徵多少關稅、怎麼加、未來的貿易戰怎麼打,我覺得我們還是先持觀望的狀態。」但王文強調,中國不懼怕任何下一輪的貿易戰,「再大的暴風雨中國也有能力承受,也絕不會讓美國所謂的遏制政策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