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總局、廣東賽區執委會、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澳門賽區組委會在廣州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五運籌備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廣東賽區場館改造將於2025年3月全面完工。圖為十五運主場館之一廣東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十五運期間,運動員、觀眾跨境參賽觀賽將享禮遇通關服務。圖為位於廣州市中心的琶洲港澳客運碼頭。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楊德強表示已初擬多條馬拉松線路,將擇優選擇,香港將全力配合。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今日(11月9日)迎來十五運開幕式倒計時一年,記者昨(8日)從國家體育總局、廣東賽區執委會、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澳門賽區組委會在廣州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五運開閉幕式導演團隊組建和創意方案草案策劃已完成,火炬傳遞路線規劃設計和火炬製造技術研究正在進行。競賽項目方面,已經確定公路單車賽男子個人賽和馬拉松賽跨境舉行,香港均參與承辦。國家體育總局負責人表示,將有針對性地推出十五運辦賽、參賽、觀賽方面的通關措施,提供通關禮遇和便利服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高超介紹,十五運會競體比賽共設34個大項、401個小項。目前,組委會正加快推動場館改造,推進競賽總日程編制、單項競委會組建、技術官員選派、跨境項目競賽籌備等重點工作。如今,粵港澳三地從「聯絡會議—首席聯絡官—聯絡員—聯合工作組」四個層級,已搭建起運行成熟、運作高效的聯絡平台。

開閉幕式方面,廣州和深圳已分別完成開閉幕式導演團隊組建和創意方案草案策劃,其中,開幕式主創團隊由著名導演郎昆和陳維亞等組成,閉幕式主創團隊由著名導演沈晨等組成。火炬傳遞方面,傳遞路線規劃設計和火炬製造技術研究正在進行,賽會標識方面,主題口號、會徽、吉祥物設計已有可喜成果。

制定通關指引服務運動員和觀眾

香港特區政府全運會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介紹,香港賽區正陸續為競賽項目舉辦測試賽,測試包括運行流程、賽務安排、場地器材、信息系統、人員崗位調配等。其中,高爾夫球測試賽將是香港賽區首個進行測試賽的項目。該測試賽會利用於今年11月21日至24日舉行的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進行,全運會統籌辦已與相關部門及體育總會進行實地考察及商討,為測試賽做好準備。

十五運期間,粵港澳之間運動員、觀眾往來頻繁。高超表示,正在研究制定賽事人員、物資的通關政策及通關指引。屆時,可結合實際情況配合單項賽事辦賽側、參賽側、觀賽側具體通關需求,提供通關禮遇及通關便利服務。需要特殊處理的或有現場突發情況時,口岸相關部門將根據相關應急預案制定應對措施。

公路單車賽和馬拉松為跨境項目

高超特別提及十五運的跨境辦賽項目,他指出,十五運會競賽規程總則要求「創新競賽組織方式,合理設計馬拉松、公路單車等項目的比賽路線,促進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經研究,組委會選取男子公路單車個人賽作為串聯粵港澳的比賽項目,以港珠澳大橋為紐帶,線路連接珠海、澳門、香港。同時,組委會還選取馬拉松作為串聯深港的比賽項目,已規劃的多條比賽線路正接受評估,最優方案有待選定。

楊德強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十五運馬拉松比賽是深圳主辦、香港參與協辦,圍繞籌辦工作,深港已經召開多次協商會議。「組委會多次到香港實地察看路線,研究出多個比賽線路。比如起點和終點、線路走向等。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最終的版本中,42公里線路中,深圳境內路線會稍長一些,香港會短一些。」楊德強說,待敲定最終路線後,將舉行十五運馬拉松比賽測試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