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家
隨着全球化和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現代物流不僅依賴於載運、存儲、裝卸和包裝等各環節物理設備意義上的傳統配套基礎設施,還融入了物聯網(IoT)、全球定位系統(GPS)、射頻識別(RFID)、條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食品儲運溫控技術和先進保鮮技術、工業級無人駕駛和無人機配送、自動導引運輸車和自主移動機械人等新科技,並整合了貨源履歷追溯跟蹤系統、電子結算交易系統、大數據收集分析系統、智能物流車輛指揮調度系統、智能倉儲設計及管理優化算法等自動化、信息化、數碼化、智慧化控制系統。在產品和物資的生產、交易、倉儲、運輸、分揀、配送等各環節,科學技術和物流產業相結合的潛力大、範圍廣、空間足,提升物流和供應鏈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並穩步解決成本、效益、管理和數據安全等諸多方面的挑戰。
物流可實現科技融合與創新
多層次、多功能、運作快捷的綜合物流體系和區域物流一體化是加快區域分工協作與經濟整合的潤滑劑,科學技術是區域經濟融合與一體化協調發展的黏合劑,兩者的有機結合可以進一步推動協同發展、構建區域經濟運行新機制。區內物流行業科技創新的發展,更應做到既堅持優勢互補、分工明確,又通過區域協作和產學研協同創新做到深度融合、互利共贏,把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天津先進製造研發優勢、河北環京津的地緣優勢結合起來,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做好京津科技溢出效應和產業轉移。
例如,京津超大城市群應注重物流周轉技術研發應用,大宗物資的規模化、經濟化、綠色低碳化存儲和運輸應成為河北和天津濱海新區的重要功能承接,冷鏈物流存儲技術、物流包裝材料的研發應用以及物流綠色技術裝備、物流器具載具和設備裝備的研發製造可考慮更多布局在河北。此外,還應跨省市加強行業科技信息、技術成果、創新人才等資源共享,做好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研發和大規模商業應用測試的政策統一、同事同標、場景共享、牌照互認、結果互通。這樣更有利於促進京津冀商貿物流產業的數碼化、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程序化、規模化、集聚化、融合化、共享化發展,協同構建技術先進、布局合理、運轉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
綠色物流助上流產業轉型
另一方面,國家物流降本增效空間較大,綠色物流前景廣闊,物流行業有望成為推動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行業之一。特別地,京津冀地區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結構,使改善空氣質素的藍天保衛戰也成為倒逼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轉型升級的增效之戰。仲量聯行研究部統計了全國已獲各類機構綠色建築認證的全部綠色倉物流儲項目,發現全國已有覆蓋90多個城市的300多個物流園區獲得不同類型的綠色認證,呈現多點發展態勢;全國認證數量自2017年起增速逐年加快,2022年更是出現爆發性增長;但獲得綠色認證的物流園區僅佔全國物流地產總量的3.9%,未來提升空間巨大;已獲綠色認證的物流項目租金較周邊市場平均租金高出6.1%,其中天津獲得綠色認證的物流項目溢價高達12%,北京和廊坊的物流項目也可取得9%左右的高綠色溢價。
不少物流企業積極實踐ESG原則和綠色、低碳、環保理念,尤其注重倉儲設施的節能減排,將屋頂光伏、電力存儲、水循環系統等實際運用於倉儲地產的建設和運營中,並將底層技術應用、零碳倉庫建設、綠色配送體系結合在一起,考慮功能集成、設施共享,提升物流企業和物流設施的提升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規模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推進行業綠色化發展進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探索貨運零排放發展模式
在運輸環節,京津冀地區中重型貨車僅佔車輛總數的20%,但其所產生的碳排放佔到了整個交通貨運體系碳排放的50%。為兼顧環保與經濟增長,區域內新建了北京(密雲)至河北(承德)礦建材料貨運換電廊道、北京(亦莊)至天津(天津港)商品車貨運氫能廊道、北京至天津(天津港)外貿標準箱氫能廊道等三條貨、車、站、路互聯互通的跨區域零排放重卡示範廊道,服務貨運需求超萬噸、應用新能源重型貨車規模超千輛,為促進貨運領域低碳轉型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頭作用,並探索出一套可落地、可持續和可複製的零排放貨運發展模式。在企業、行業和產業層面之外,區域內各省市也應統一指導思想、目標要求、發展規劃,明晰政策路徑、聯動機制、任務銜接,打破行政分割和制度障礙,持續深化協同治理和聯合執法等區域深度協作,避免物流行業發展中的資源浪費、重複建設、環境污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