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今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為提升學生對國家歷史和國情的認識,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未來之星同學會聯合舉辦了「第十四屆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今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今年共吸引220間大專院校和中小學參賽,參與學生人數超過8,000名,充分展現了學界對學習國情知識的熱情。本次大賽經激烈角逐,共有45名學生晉級今日的現場決賽,最終決出大學、中學、小學的個人賽及團體賽冠、亞、季軍寶座。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本屆國情知識大賽以此為主要內容,推出全新賽題及賽事交流活動。本屆大賽亦加入國家安全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相關內容,以及經濟、民生、科技、體育、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冀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增強對國家歷史和現狀的認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今日的頒獎典禮邀得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育科技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婁冰、中央政府駐港國安公署二級巡視員宋一平、外交部駐港公署新聞及公共關係部副主任鄭莉萍、全國政協常委姚志勝,以及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擔任主席嘉賓,以及各界賢達和參賽師生等逾百人出席。

圖為施俊輝。(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施俊輝致辭指,教育局一直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方式,推動學校在課堂內外實踐國民教育,強化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豪感,共同培養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他強調香港應主動融入國家大局,配合國家需求,積極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和國家情懷的人才,為社會帶來新景象。為此,教育局上個學年為校長和教師舉辦了國家安全深化講座,提供有關國情國史的學習和教學資源,並推動校際的國民教育活動,獲得了學界的不少正面的反饋。

他提到,教育局未來將根據施政報告的方針,持續更新香港國家安全教育的課程框架,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的中國歷史和國家地理教育,並在內地交流融入更多愛國主義元素。同時持續推展「心繫家國3.0」跨校、跨界別活動,建立以愛國愛港為核心的價值觀。

圖為婁冰。(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婁冰致辭時表示,國家對香港青少年的成長寄予厚望,香港特區政府亦一直大力支持學生全面發展,他相信今屆比賽內容的設計,可以更好地促進全港學生對國情的了解,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築牢中國民族共同理念。他認為大賽不僅是同學們知識水平的角逐賽,更是一個展現香港青少年拚搏、勇氣與合作的重要窗口。他期望同學能更好地拓展自身視野,培養創新意識,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將來成為建設香港、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早日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本屆比賽除了決出大學、中學、小學的個人賽及團體賽冠、亞、季軍外,亦設有最踴躍參與學校獎項。培僑中學是得獎學校之一,代表老師陳志興今日致辭指,學校一貫重視國民教育,特別強調建立愛國愛港的價值觀。學校每年都會在中史科、歷史科和公民科的課程中,組織全校學生參與國情大賽,以培養學生對國家最新發展的認識,建立家國情懷,同時加強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他感謝主辦單位為學界舉辦這項重要活動,幫助青少年建立對國家身份的認同。

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大學組獲獎者

大學個人及團體賽冠軍。(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本屆國情知識大賽誕生一位個人賽及團體賽的「雙料冠軍」,他是來自香港大學,主修金融與歷史、副修政治及公共行政的葉保亨。他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分享自己已是第三次參加「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的常客,只因他希望通過每年備戰溫故知新,持續鞏固並學習更多新的國情知識。他特別寄語本港眾多年輕學生,多多參加國情知識大賽,從中加深對國家的認識。

「通過國情知識比賽可以提升對國家的認識,加深對國情的了解以及增加對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葉保亨表示,自己從小已對中國歷史很感興趣,加上在小學及中學階段均有參加過不同的常識問答知識比賽,從中亦培養出對國情知識的關注。

今次是他第三次參加「全港學生中國國情知識大賽」,他指國情知識題庫年年都有更新,備戰過程不但有助鞏固自身所學,更可從中發掘平日並未注意到的國情知識,不斷學習新事物。他舉例如大賽涵蓋一些國家航天知識,讓他日常也會更加關心國家航天科技的最新消息和發展,深深體會到國家航天實力不斷增強。

大學組個人賽亞軍得主、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范喆旂表示,今年的題目加入了加入國家安全相關的題目,亦有涵蓋「一帶一路」的內容和知識,他坦言這些都是自己相對不擅長的主題,所以事前有在網上搜尋相關專題和講座惡補知識,過程讓他獲益良多。他期望日後成為一名教師,並可將本次參賽吸收的知識和經驗,分享並傳授給他的學生。

國情大賽中學組得獎者

中學團體賽冠軍左起:吳子朗、趙超樾、何家諾。中學個人賽冠軍右:任思宇。(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本屆國情大賽激爭相常激烈,學生們想要脫穎而出爭奪冠軍,除了需要熟讀參考題庫,更要各出奇謀,作好萬全準備。有中學組團體賽冠軍得主分享指,原來今日決賽暨頒獎典禮的舉辦場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是他們備戰的「秘密武器」;另有冠軍得主則分享自己是二度參賽,憑着去年經驗加深了解比賽規則,他相信參加比賽的經驗和收穫,可帶回日常學業之中,助其學習更上層樓。

本屆大賽中學組團體賽冠軍得主,由聖言中學中五學生何家諾、趙超樾、吳子朗、伍卓謙獲得。趙超樾表示,他們一直對中華文化和國情感興趣,而國情大賽正是學習中國歷史、認識中華文化的理想平台。何家諾續指,自己參賽後對國家歸屬感和自豪感進一步加強,「作為中國人,我們都認為要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有所了解,而參加比賽正是一個很好的了解途徑。」

儘管在課堂上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國情知識,但處理龐大題庫的知識對他們而言依然是個挑戰。談及如何備戰,趙超樾提及他們在比賽前,特意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參觀考察,了解歷史文化。何家諾則提到老師們會在課後協助他們惡補知識,「我們會觀看不同地方名勝的照片或影片,例如中史老師看到他曾參觀過的杜甫草堂,會立即向我們介紹相關特色,加深我們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

何家諾又特別提到,大賽題目亦有介紹深圳不同領域的發展,剛好他們將於12月到深圳考察,「從題庫中我們已經了解到深圳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我相信在參觀學習時,定能運用這些知識。」

去年曾參加國情大賽的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中五學生任思宇表示,去年因不熟悉比賽規則,遺憾止步於初賽;今年再度參賽,終於成功勇奪中學組個人賽冠軍,讓他感到驚喜。他指大賽涵蓋的知識領域非常廣泛,準備過程相當具挑戰性,相信這份經歷可用於課堂當中,幫助學習。

國情大賽小學組得獎者

小學組團體賽亞軍:左起莊芷晴、馮一軒、洪景舜。(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攝)

舉辦大賽的一項主要目的,在於讓香港學生深入了解祖國發展歷程及其卓越成就,增進對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有本屆小學組冠軍得主表示,參加比賽後明白國家強盛得來不易,立志將來貢獻國家;另有亞軍得主通過比賽,更深入認識包括萬里長城、兵馬俑等祖國建造奇蹟,日後期望可到此一遊,更深入的認識祖國文化。

小學組個人賽冠軍得主,來自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的小五學生楊樂軒表示,自己在去年已有關注師兄師姐參加比賽,當時已非常嚮往,「今年不但實現了參賽的夢想,更是獲得冠軍,實在令我覺得非常驚喜!」樂軒在備戰過程間閱讀了眾多參考題目,形容題目涵蓋古今中外,讓他大開眼界,更是明白國家如今的強盛來之不易。他向記者承諾日後會繼續努力讀書,將來貢獻國家。

小學組團體賽亞軍得主、來自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小五學生洪景舜、馮一軒和莊芷晴表示,與冠軍失之交臂,難免會有些遺憾,但同時對獲得亞軍感到滿意,老師稍後更會帶他們去喝珍珠奶茶慶祝,同學們都相當興奮。

談及在大賽過程中有何得着,馮一軒和洪景舜均表示自己對國家地理最感興趣,而備戰過程有助他們更深入認識了國家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發展現狀,也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兩位同學甚至表示,如果有遊客計劃到國家旅遊,他們已經準備好為他們推薦景點。

馮一軒表示:「我認為最宏偉的旅遊勝地莫過於萬里長城,這座工程的建造充滿挑戰,單是在陡峭的山上運輸巨石,已經讓我感受到當中的不易,是歷代無數人智慧的結晶。」洪景舜則推薦西安作為旅遊目的地,「這裏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的兵馬俑,秦朝人民能制作出這麼多精緻的陶俑實屬不易,絕對值得一遊!」

同組的莊芷晴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着濃厚的興趣,「題庫有介紹古代女子十五歲時行『笄禮』的儀式,從中了解到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的差異,我覺得十分有趣,亦驅使我主動學習更多文化知識。」

責任編輯: 梅琬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