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昨公布首批合資格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的券商名單,內地及香港券商各14家。大灣區互聯互通機制完善再邁一大步,有利於豐富灣區跨境投資產品,為兩地股市帶來利好。香港要總結經驗,持續優化「跨境理財通」機制,鞏固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地位。
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自2021年9月推出以來,通過「南向通」和「北向通」、讓灣區的內地和港澳合資格居民,通過合規資金渠道,投資對方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今年1月,「跨境理財通2.0」正式啟動,優化措施包括:把個人投資者額度,由人民幣100萬元提高至人民幣300萬元;降低「南向通」的參與門檻,支持更多灣區內地居民參與試點;擴大參與機構範圍,新增符合要求的證券公司作為參與主體;擴大合格投資產品範圍;進一步優化宣傳銷售安排等。跨境理財效應不斷顯現,日益受到兩地居民的歡迎。
此次內地和香港各14家券商成為首批參與「跨境理財通」試點券商,是落實「跨境理財通」優化措施的重要行動。由於「跨境理財通」此前只准銀行參與,加上港元此前相當長時間隨美元加息,故「南向通」內地投資者的持倉產品偏重香港的銀行存款,以金額計,存款佔比達98%。有專家認為,「跨境理財通」優化後,券商加入可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如股票基金和債券等產品,增加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
優化「跨境理財通」令券商擴容,對跨境投資產生重大促進效應:一是灣區內地居民購買跨境理財產品更加便利,可選擇銀行或證券公司,投資產品選擇更多元化;二是擴容後的「跨境理財通」可連通證券公司內外業務,提升中資金融機構在港子公司「聯通內地」能力,推動證券公司加快國際業務發展,提升國際化水平和競爭力;三是「跨境理財通」業務升級,有利於穩步探索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拓寬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特區政府和業界要抓緊落實,盡快推出產品,加大面向灣區內地城市居民的宣傳,吸引更多內地資金在本港市場進行多元化理財安排;特區政府可在做好此次試點同時,廣泛收集業界優化建議,加強與內地的溝通協作,穩定有序擴大 「跨境理財通」,為香港打造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注入源源活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