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水平測試(PSC)對於香港人來講一點也不陌生,自1996年香港大學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舉辦第一次普通話水平測試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了28年,各個大學和教學機構陸續成立了普通話測試中心,香港人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生已經不計其數。

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已經在2024—2025的學年開始,取代普通話科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屆時中小學普通話教師需要達到二級甲等的成績。

普通話水平測試劃分為三個級別,每個級別內劃分兩個等次。

一級甲等:97 分及其以上,一級乙等:92 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

二級甲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 分;二級乙等:80 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 分;

三級甲等 :70 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 分;三級乙等:60 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 分。

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試卷共有五個部分(滿分100%):

一、讀單音節字詞100個(限時3.5分鐘,佔10%)。目的是考查應試人普通話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發音。

二、讀多音節詞語100個(限時2.5分鐘,佔20%)。目的是除考查應試人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發音外,還要考查上聲變調、兒化韻和輕聲的讀音。

三、選擇判斷(限時3分鐘,佔10%)。包括從每組詞中選出普通話的詞語;正確搭配量詞和名詞;讀出每組符合普通話的說法3項。目的是重點考查應試人掌握普通話詞匯、語法的程度。

四、朗讀短文(一篇,400個音節)(限時4分鐘,佔30%)。目的是考查應試人用普通話讀書面材料的水平,重點考查語音、語流音變、語氣語調等項目。

五、命題說話(限時3分鐘,佔30%)。目的是考查應試人在沒有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能力和所能達到的規範程度。

新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2021年版)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綱要正式實施後,2003年編制的舊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同時停止使用。

第一版是1994年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第二版2003年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新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2021年版)已經是第三版了。

筆者要說的是,很多人在關心新一版的水平測試綱要有沒有什麼改變?在測試方法和評分標準方面沒有什麼改變,改變比較大的部分有:

《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朗讀作品》總數由60篇調整為50篇,其中4篇選自1994年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15篇選自現行的2003年版《綱要》,31篇為新選用作品,作品的文體比例、作品年代和內容等更加優化。

《普通話水平測試用話題》總數由30則增至50則,個人話題和社會話題兩類話題各佔25則。選自2003年版《綱要》話題25則,其中1則話題拆分為2則,計為26則(其中4則完整保留原有題目,餘者均有不同程度修改);選自1994年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話題2則,新研製話題22則。

筆者作為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有兩點建議給考生:

1. 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去參加考試,千萬不要裸考,因為語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尤其是做教師的朋友們,不要因為政府給教師提供一次免費的機會就去裸考,那樣不僅不會拿到理想的成績,還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2. 準備測考之前,最好去參加一個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試前培訓班,清晰了解考試的要求和考試的具體內容,否則打一場無準備之仗,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任何考試首先需要有實力,當然也需要一定的考試技巧,所以在應考之前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試前的培訓課程就可以幫助考生提升應試的技巧,可以比較從容的面對考試。

在此,也衷心祝願所有準備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績。

●孟麗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