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肇峰 沙田區議員 新社聯副秘書長
施政報告發表時,恰逢世界銀行集團發布《「營商環境成熟度評估」2024報告》和《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最新評估,將香港列為表現優異的經濟體,不僅為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供有力支持,也證明了特區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卓越成效。
然而,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時,特區政府也應更加關注創科發展,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和支持,確保創科企業得到健康的發展。
拓展市場規模
特區政府全力推進新田科技城及相關項目,旨在打造北部都會區的科技創新高地。為了確保施政報告中的各項政策措施能夠有效落實,並進一步鞏固香港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地位,以下幾點具體建議值得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考慮:
一、強化新田科技城的法律和社會支持。新田科技城雖面臨司法覆核的挑戰,但其戰略意義不容忽視。特區政府應進一步加強與法律專家合作,確保項目在法律上無懈可擊。同時,加強與社區及利益相關者的溝通,解釋項目的正面影響,減少公眾疑慮,爭取社會廣泛支持。此外,特區政府也應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創科對環保和社會效益的貢獻,並確保項目能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順利推進。
二、提升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中小企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特區政府應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新需求,設立專項創新基金,提供無償資助或低息貸款,支持其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此外,特區政府應建立更多創新孵化器和加速器,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商業諮詢及市場拓展支援,幫助他們克服創新過程中的困難,提升市場競爭力。這將有助於培育本地創新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實現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加速綠色轉型
三、加強人才培育與留任計劃。除現有的人才引進政策外,特區政府還應進一步完善本地人才培育機制,加強與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設立更多研究獎助金和實習機會,鼓勵本地青年投身科技創新。同時,企業應提供更多職業發展路徑和晉升機會,提升本地人才的留任率,減少人才流失問題,特別是在科技和金融領域,建立跨領域的培訓計劃,促進人才的靈活調配和多元發展,確保香港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四、推動跨界科技合作。特區政府應積極推動跨行業的科技合作,促進金融、製造、醫療等不同行業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並設立跨行業的創新項目基金,支持多領域的聯合研發和技術整合,推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和應用,提升整體經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這將有助實現技術的多元應用,促進產業鏈的優化和提升,進一步增強香港在全球科技創新中的地位。
五、推動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特區政府應進一步發展綠色金融,支持更多綠色債券和環保投資項目,並建立健全的碳交易市場。這不僅符合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也為香港金融業開拓新的增長點,提升香港在全球綠色經濟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此外,推動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措施,如加速生產綠色轉型、推動綠色建築等,將確保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達到平衡,營造更宜居、更可持續的城市環境。
施政報告提出的改革創新策略,與國際評價相互呼應,共同推動香港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然而,政策的成功實施仍須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特別是新田科技城及相關項目的順利推進,將為香港的創科發展和經濟轉型提供堅實的基礎。特區政府應凝聚各界力量,在全球經濟和科技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和民生的全面提升,邁向更加繁榮、穩定的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