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城》由潘耀明執導,演員有劉德華、白宇、莫文蔚、謝君豪、王菀之、王丹妮、廖子妤、何啟華、魏浚笙、梁仲恆等。有些名字不是太熟悉,但我肯定這是非常好的團隊。影片開頭由環保專家范偉立(劉德華飾)說出狄更斯《雙城記》的經典句:「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認為《焚城》是繼《九龍城寨之圍城》後最震撼的華語電影,不止在題材上有大大的突破,在特效上更加震懾眼目,這是第一次以輻射題材呈現的巨作,視覺效果與思考性都達到頂級。一部有價值的電影,拍一部等於一百部。劉德華再次抵達演技高峰,大大彰顯了角色精神與社會擔當。尤其他對奸商高培德喊出:「你玩完了,你玩完了。」那時我感覺廣東話真的很有魅力。

背景是1996年,廢料經過香港轉運,香港每天的吞吐量在亞洲首屈一指。無害化處理一噸電子垃圾要700美元,而回收則只需25美元一噸。新界一些廢棄場堆滿各種垃圾等待處理。政府部門與商人都清楚這裏面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奸商利用自己與政府的內部關係發財斂財,貪得無厭。

影片由一場緊急事件引出,一個堆積電子垃圾的大型回收場發生火災,消防人員在救火的同時發現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回收場,回收場裏有放射性物質,一旦洩露將會影響周邊環境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范偉立十年前曾擔任政府官職,由於自己的固執導致災難發生,自己的妻子也殉職於救火火海中。下台後他成了環保專家,他面對此次事件,堅決主張公開信息,保護市民安全。影片就圍繞着他與高層Cecilia(莫文蔚飾)激烈搏鬥展開。Cecilia是一個冷靜卻很偏執的高層決策者,她對范偉立早心存敵意與偏見,在面臨災難時擔心公開信息會引發恐慌,主張封鎖消息。誰是正確,誰是暗藏私心,如何決策都體現在緊要關頭,指揮中心與現場救援都是一場限時的博弈。高層決策者根據時間與數據的權衡而作出決定。時間就是生命,生死攸關,不容怠慢。

現場廢墟瓦礫,濃煙彌漫,白宇和他的隊友們,在血與火的對弈中「以生命救生命」、「以大我還大我」,一個影響一個。這是一場最現實最底層的生命觀的直述。話筒傳出「全體撤離,全體撤離」,這個命令有時候顯得多麼蒼白。它可能只是在一切都來不及的時刻做出的最後吶喊。然而最讓人無助的就是:「失敗了,我們失敗了。」太投入的觀眾失聲痛哭。與科幻超人無所不能的主角相比,人就是那麼渺小脆弱。范偉立是一個豐滿的角色,他由失誤到反省,轉變堅定不移地奉獻,以專業與良知為導向。雖說莫文蔚演技相對謝君豪這些等級還是會稍微遜色,但影片以她為主角倒是一個不錯的組合。刮她丈夫那個巴掌可真解氣,增加了她戲裏戲外的分數。但她在戲裏的形象肯定是遭人厭的,畢竟她是代表利益獲得者之一。

《焚城》作為一部輻射性災難片,場面設計空前震撼,特別是范偉立想像當輻射蔓延整個香港時的破壞場景與未來的荒廢畫面,逼真到令人悲傷沮喪。這個場面,我真的可以「跪了」。這就是高級大片的效果。當決策者啟動引爆的按鈕,一群捨身忘我的平凡英雄壯烈犧牲。這是對人類生存的思考與對人性不可估量的光輝來一次深深的鐫刻與禮讚。留意後面的新界版圖,社會憂患在其中,警鐘急響,刻不容緩。

●何佳霖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