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盛資本投資總監曾永堅

內地周三股市下跌,上證綜合指數昨天延續調整之勢,終盤跌20點,連跌兩個交易日,於3,266點作結;深成指盤中反覆,終盤跌12點或0.12%;創業板指數終盤跌25點或1.18%。滬深兩市成交合計縮減一成至1.8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各板塊發展各異,金融、生物製藥股跌逾1%;有色金屬、傳媒娛樂、石油、煤炭股偏弱。

特別一提,昨天為深圳創業板開市15周年,於2009年10月30日的首批28間公司於創業板上市,發展至今,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飆升47.5倍達至1,358間,總市值超過12萬億元。

深創板投資者結構持續優化

根據內地媒體的資料,當前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比重佔約九成,新一代訊息技術、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相關公司總市值超過9萬億元,佔板塊比重高達75%。至於15年以來,創業板公司累計總研發投入近萬億元。

此外,根據深交所近期資訊,創業板成交量與活躍度持續提升,投資者數量逾5,000萬,而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最近五年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平均於五成左右,公募基金、外資持股比重亦持續增加。

人行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另一邊廂,人民銀行為維護月底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昨天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4,310億元七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較周二有所增加,利率仍為1.5厘。據此計算,公開市場單日轉為淨回籠3,617億元。引述路透的統計,本周公開市場共計約2.25萬億元逆回購到期,當中周三和周四到期規模偏大,均逾7,900億元,昨天到期量為7,927億元。

現階段,A股及港股金融市場焦點放於下周一至周五(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以及美國將於11月5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