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自己做畫展導賞員,誠意可嘉!作者供圖

梁君度

10月10日至25日,我在廣州文化公園舉辦「滄桑入韻紙間凝」個人書畫展,這次展覽我展出了108幅作品,當中有90幅畫、18幅書法。為了讓觀眾能看懂我的畫,我為自己的展覽做導賞員。

可以說,展廳中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我的心血與情感,我渴望能引領每一位觀眾走進我用色彩和水墨構建的藝術世界,讓他們領略到我創作背後的理念——通過光影和色彩詮釋感情。

我有幅代表作《春雨》,畫的是雨霽的紫丁香,含着水珠的花朵和葉子泛着冷冷的天光,而瓦簷上一串串水珠不停往下滴。我畫了大片紫色和翠綠,紫色和綠色是對比色,兩者的搭配可以產生鮮明的對比效果,綠色屬於大自然的顏色,與紫色搭配會顯得輕鬆有活力,能夠激發出紫色的清雅柔美,加上光影,我希望觀眾感受到這詩的意境:

雨霽丁香淚未乾,

瓦簷滴翠醉眸看。

清新香氣縈心繞,

詩意悠然夢自安。

我畫的那幅《荷塘夜色》,夜色中幾片荷葉靜靜躺在水上,通過水墨的層層渲染,那柔和的月光灑在水面上,形成了明暗交錯的光影效果,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神秘的氛圍。

在展出的這些作品中,色彩是我抒發內心情感的直接語言。每一種顏色都承載着特定的情緒和意念。比如,《紅樹宜秋晚》中熱烈奔放的紅色,象徵着我對生命的熱愛與激情;《海礁》那寧靜深邃的藍色,是我在喧囂塵世中尋覓內心平和的表達;而《葡萄》那充滿生機的綠色,則代表着我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對生命不息的信念。我通過色彩的對比或和諧交融,去傳達複雜而微妙的情感。通過色彩與光影,將西方印象派的藝術與中國水墨藝術融合,是我表達情感的方式,我需要觀眾了解我這種創作理念,因此,每個觀眾在我這些畫前駐足,我都會親自給他們講解。

雖然我用宣紙、毛筆、水墨、國畫顏料作畫,但大部分時間我用七成油畫的畫法,三成中國水墨畫法,所以我的畫不是傳統國畫或水墨畫,我試圖用這種獨特的表現方式,讓觀眾感受到光影不僅僅是物理現象,更是一種能夠觸動心靈的藝術語言。

這次書畫展,我希望觀眾不僅僅是用眼睛去觀看這些作品,更是用心去感受、去體會我在色彩與水墨中所傾注的情感和思考。每當看到觀眾因為我的講解而對畫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賞,我心中便充滿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