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10月28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二十六屆高交會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今年11月14日-16日,以「科技引領發展 產業融合聚變」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總展覽面積達40萬平方米,設置22個專業展,邀請全球100餘個國家及地區,預計超40萬專業觀眾到場,超3500家展商和4300多個高新技術項目參展,全方位展示國內外高新技術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促進全球範圍的高新技術成果洽談交易和新技術實體化產業化應用。
高交會自1999年首次舉辦以來,已經在深圳成功舉辦了25屆,發展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高新技術與產品的展示交易盛會,被譽為「中國科技第一展」。
據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鄺兵介紹,為實現以市場化推動高交會向更高質量、更富實效、更具影響的新目標邁進,第二十六屆高交會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首次通過遴選高水平市場化專業機構具體承辦,進一步提升高交會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水平。
目前,高交會招展等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本屆高交會總面積達40萬平方米,來自世界五大洲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超3500家展商、130餘個團組和4300多個高新技術項目參展。預約專業觀眾數量創新高,預計超過40萬人。本屆高交會突出「新模式、新功能、新亮點、新品牌、新賦能、新格局」的「六新」辦展策略。重點突出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和品牌化四個特點。
在新亮點上,重點圍繞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和深圳「20+8」產業集群,分設細分領域專業展區,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機器人、新材料、EDA和工業軟件、智能終端等領域推出重磅產品。在高交會歷史上首次設置創新創業與金融服務、產教融合、科技巨頭產業鏈等特色展區,力求推動科技型小微企業成果轉化、對接金融資本,加速職業教育和產業企業深度融合,通過涵蓋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的產業鏈全過程展示,展現中國科技創新的超強能力。
在市場化方面,遴選專業運營單位,成立專業商務團隊。目前,已有1500餘家企業、700餘個行業組織以及107個國家的國際採購商明確表示有採購意向,有望在高交會期間達成一系列重點採購合作;
在專業化方面,設置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高性能材料、專精特新、低空經濟與空天、高端裝備製造等22個專業展,充分體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和趨勢,並引入專業化數字交易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高交會;
在國際化方面,將先進國家和地區的高新技術「請進來」,同時合作開展高交會海外推介,讓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走出去」;
在品牌化方面,集中推出新產品、新技術首發首展、專業技術論壇和會議、採購商大會等系列活動,促進行業內交流交易,推動高交會成為全球新品首推地、前沿技術首選地和新政策首發地。
「高交會期間,還將舉辦2024西麗湖論壇,邀請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和行業領軍人物,圍繞人工智能前沿技術開展系列學術和產業研討。」 鄺兵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