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數據反映特區政府多年來在覓地建屋方面的努力持續推進 ,令樓市供應穩定,供求比較平衡,樓價維持合理區間。在充裕供應下,政府將有能力兼顧不同的置業需求以平衡社會期望,因此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系列措施完善市民的置業階梯,包括增加出售資助房屋的比例,協助青年上流。相信隨着綜合措施落實,市民的居住環境會持續獲得改善。

本屆政府上任以來,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土地供應,包括發展新區域、活化現有土地以及鼓勵私人發展商參與公營房屋建設等,以緩解土地供應緊張的狀況,這些舉措已經漸見成效。根據房屋局的數據,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為10.8萬個單位,是連續8個季度維持在10萬個單位以上的水平。這表明中短期房屋供應依然充裕,市場供需關係趨向平衡。長遠供應方面,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日前表示,未來10年香港將有3,000公頃熟地,其中60%位於「北部都會區」。這一龐大的土地儲備將為未來的房屋建設提供堅實基礎,確保房屋供應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在房屋轉趨供應相對充裕的環境下,特區政府將有更大空間通過調整政策、完善分配,改善市民居住環境。過往多年,本港私樓價格步步上升、長期高企,屬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之一,加上資助出售房屋以家庭為主要對象,令部分青年被迫選擇「躺平」申請公屋。這種現象對青年的人生規劃和社會發展都非常不利。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表示,一直謹記青年置業夢,期望擴大房屋階梯的「中間部分」即資助出售房屋,協助青年上流。

目前公屋、資助出售房屋和私樓的比例是5:2:3,何永賢透露,未來計劃調整為4:3:3。事實上,新一份施政報告明確提出了支持青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措施,包括下一期居屋單位的40歲以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可以分派多一個抽籤號碼;並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起,增加1,500個配額,全數撥予40歲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加上政府早前將二手居屋的按揭貸款保證期放寬至50年,令更多二手居屋可以申請高按揭成數,令相關市場活躍起來。這些措施反映了特區政府對青年置業問題十分重視,期望採取切實措施,讓青年有更多置業選擇,改變青年上流難的問題。

當然,也需注意到,樓市的發展仍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環境、政策調整、市場需求等。因此,特區政府在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需要加強市場監管,防止樓市出現過度炒作和投機行為,維護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投入。展望未來,隨着特區政府在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持續努力,一系列優化置業政策陸續實施,本港樓市有望迎來更穩健的發展。廣大市民應支持政府覓地建屋的積極舉措,加快「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的建設進度。相信在政府和各界共同努力下,本港的住屋問題可以逐漸得到有效解決,市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幸福感、獲得感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