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為打造香港旅遊新面貌,開拓中東和東盟旅客客源,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在香港國際機場提供阿拉伯語資訊、鼓勵的士車隊以阿拉伯語提供服務資訊等。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解釋,政策的原意是營造歡迎旅客的態度,有關要求很簡單——在車廂內用阿拉伯語提供部分旅遊資訊。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電台節目上強調,政府並非要求的士司機學習阿拉伯語,而是鼓勵有興趣的司機學習簡單的阿拉伯問候語,而非硬性要求。
李家超昨日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特區政府希望營造旅客友善的社會氛圍,對的士業界的要求也很簡單——在車廂內用阿拉伯語提供相關旅遊資訊。
營造好客氣氛 能簡單問候更好
「我們所要求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有些阿拉伯語的資訊放在車上。其實我都聽到有業界、的士行業更有創意,不如給他們二維碼,都很歡迎。我希望營造的是態度問題,給人感覺是歡迎他、關心他和重視他。當然了,做旅遊業界、服務業界,當然是厲害的。我做政府官員,就是要指出方向,這個方向是希望旅客來到,每人都開心,好客之道、好客之都,就是這樣。」
丘應樺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有關政策原意是鼓勵的士司機、服務員等前線人員學習阿拉伯語,而非硬性要求。「學習一種新語言並不簡單,如果的士司機同業有興趣也可以嘗試一下,去學一些比較普通的阿拉伯語,例如是幾句問候語。」
被問及特區政府會否提供學習阿拉伯語的資助,他說:「相關政策局或會有些想法。」
丘應樺指出,中東人英語水平也很高,香港前線服務人員包括的士司機,可與多數中東旅客用英語交流。他早前跟隨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到中東訪問,遇到曾到內地升學的阿拉伯人,普通話亦說得不錯。
在加入特區政府前,丘應樺曾先後出任國泰港龍航空行政總裁、大灣區航空公司行政總裁,到訪過中東各地,以及親赴伊朗德黑蘭開設新航站,在當地逗留一個月,了解伊斯蘭文化,他笑說:「肯定要學幾句阿拉伯話,不然怎麼生存。」因此,他學會幾句阿拉伯語,於是即席示範當地人見面時打招呼方法,「不會說『早安』,一見面會祝福對方,有一句叫做『Assalamu Alaikum』,意思是願你平安、安寧,祝福你,那你就回答『Wa Alaikum Assalam』,意思是也祝福您。」
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表示,運輸署會鼓勵的士車隊透過車隊網頁或手機應用程式,以阿拉伯語介紹車隊的士種類、收費模式等方便溝通,而非要求司機學習阿拉伯語。的士車隊的營辦商都是有心做好的士服務的人,相信他們會積極考慮如何以阿拉伯語提供車隊資訊給旅客,既可方便中東和東盟旅客了解的士車隊服務,亦可為車隊帶來更多商機,達至雙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