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國恒:釋清晰支持信號 放心轉型提升競爭力
香港金管局落實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有關支援中小企的政策,昨日聯同銀行業推出5項措施,包括釋放銀行資本便利中小企融資,又預留逾3,700億元專項資金等(5項措施見附表),針對當前經濟轉型期中,中小企在求變和適應市場及經營環境轉變的各種需要。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出,希望透過一系列舉措,釋出金管局、銀行業及政府均支持中小企的清晰信號,予中小企信心進行數碼、綠色等各項轉型,提升競爭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金管局昨聯同立法會議員、商界代表,和11家活躍於中小貸款的銀行組成的「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開會討論後,因應在當前經濟轉型期中,中小企積極求變和適應市場,以及經營環境轉變的各種需要,宣布與銀行業攜手推出5項支持中小企措施。
降逆周期緩衝資本比率至0.5%
當中措施包括有,釋放銀行資本,以便利中小企融資需求。金管局將逆周期緩衝資本(CCyB)比率由1%下調至0.5%,並容許銀行提早實施《巴塞爾協定三》下對中小企貸款較優惠的資本要求,藉此釋放3,000億至4,000億元的貸款空間,讓銀行利用這些額外資本支持中小企的信貸需要。
阮國恒表示,雖然下調CCyB比率為即時生效,但上調則需給予銀行一年的準備時間,因此銀行不用憂慮有關機制會出現短時間內上調的情况。他同時稱,觀察到有關的參數,短時間內要上調CCyB比率幾率較低,認為銀行放心可利用資本空間支持中小企。
增加更多「部分還本」安排選項
其次,預留專項資金以支持中小企。金管局表示,本港16家活躍於中小企貸款的銀行,已經在其貸款組合中,預留總共超過3,700億港元的中小企專項資金,便利中小企客戶獲得所需融資,以應對多變的經營環境。銀行亦會因應中小企的需要和發展,定期檢視和考慮增加專項資金的規模。
此外,增加更多「部分還本」安排選項。 銀行業「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於去年7月展開,在有序退出程序時,協調機制推出優化措施,協助有關企業逐步回復至正常還款。
金管局指,考慮到一些客戶的「部分還本」安排將於明年初到期,銀行承諾會以包容態度,按照審慎風險管理原則,向這些企業客戶提供更多具彈性的還款安排,例如延長「部分還本」選項期限,提供更多不同還款比例和時限的「部分還本」選項,甚或還息不還本安排,以協助它們應對經濟轉型期的挑戰。上述安排同樣適用於以個人名義敘做之的士、小巴及商用汽車貸款。
被問到銀行會否針對中小企,提供較低的貸款息率,阮國恒指,明白高息環境對中小企有影響,但不能因為要支援中小企就強行降低利息,這有違商業運作原則。他認為,並非所有中小企都無法承受現時的息口,有不少中小企取得新增貸款,而減息周期開始,對中小企亦有幫助。
「9項措施」惠及2萬家中小企
至於金管局於8月成立專門處理「求貸困難」個案的「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阮國恒透露,小組至今收到100宗個案,當中兩成個案屬一般查詢且不需要跟進。另有兩成個案屬客戶已知自身個案取得貸款有難度。餘下六成個案涉及貸款申請流程及銀行處理貸款手法,屬金管局可提供協助壓縮申請流程的個案,未來將透過小組跟進有關個案。
另外,金管局指,今年3月聯同「協調機制」與銀行業推出9項支持中小企措施,至今共有2萬家中小企受惠,涉及信貸額度超過440億港元。局方將繼續了解銀行業的中小企業務策略,並會透過協調機制和專責小組與銀行業和工商界保持緊密聯繫,舉行研討會及其他活動,推廣銀行業支持各行各業中小企的服務、產品和計劃,攜手支持中小企持續發展和升級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