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香港勞動人口參與率偏低,為鼓勵40歲或以上有工作能力的人士重投就業市場,特區政府勞工處於今年7月推出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連續完成6個月和12個月全職工作的合資格人士可獲最高一萬元至兩萬元的津貼。勞工處昨日起一連兩日,為該計劃舉行招聘會,處方表示迄今有逾兩萬人報名參與該計劃。有從事二十多年旅遊業的中年人士早前被解僱,原本打算休息一段時間,但被該計劃高額津貼吸引而重投職場,亦有僱主表示該計劃有助吸引具備職場經驗的中高齡人士入職。
灣仔招聘會提供逾2500職缺
勞工處昨日起一連兩日於灣仔修頓場館舉行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招聘會,共有近60間機構參加,合共提供超過2,500個不同行業的全職或兼職空缺,職位類別包括工程師、分行副經理、護士、行政主任、會計文員、中醫配藥員、包裝員等。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場訪察招聘情況,現場所見主要是中高齡人士求職,不少人手持簡歷或宣傳單在不同攤位前了解崗位詳情。
勞工處副處長(勞工事務行政)何錦標昨日聯同拍攝計劃宣傳片的藝人郭晉安介紹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何錦標介紹指若計劃參加者連續完成6個月全職工作,可獲發1萬元津貼,連續完成12個月全職工作則可再獲發1萬元。計劃推行約3個月,已有超過20,000名參加者,他指出中高齡人士於就業方面有很大優勢,例如具備經驗、處事老練,有關計劃亦可以令僱主受惠,填補缺口,相輔相成。
被裁員工棄休息再投職場
計劃參加者Candy即場分享經歷。她從事旅遊業二十多年,今年初被公司裁員,對此感到無奈,「一起捱過疫情艱難的時候,結果旅遊業才有起色,公司就炒老員工,請年輕一代的新人。」Candy原本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但得悉勞工處推出該計劃後,決定再投職場,她坦言計劃提供的津貼吸引力大,「連續做6個月至12個月就有錢收,肯定要出來工作。」
Candy未有透露新工作職務,只說與旅遊業有少許關係,但工作性質不同,是在嘗試新事物,「早點返來工作,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與同事一起努力完成目標的滿足感大過一切。」她自言憑多年職場經驗,對突發事情的處理比新人更圓滑。
求職者指政府派津貼是大誘因
陪同親友到場搵工的市民Andy表示,親友剛好符合計劃條件,今次特意到場了解有否合適職位,Andy認為政府向堅持連續上班的人士提供津貼,是一個大誘因,「出來工作有工資又額外有錢派(收),肯定會有好多人願意出來返工。」
中旅酒店負責人陳女士向記者表示,酒店近期業務恢復得不錯,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有90%房間均被預訂,人手方面缺口不大,主要招聘房務員、款待員、保安員等職位,昨日上午招聘反應不錯,已經有不少人投簡歷,大多數是中高齡人士,證明「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吸引力大。她說,不強求求職者有相關工作經驗,但如果求職者有多年職場經驗,相信相關培訓會比新人容易。
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詳情
時間:今年7月15日起推出,為期3年
參與人數:至今有約超過20,000人參加
申請資格(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年滿40歲或以上
●可在香港合法受僱(不包括來港就業、就讀、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或以訪客身份在港逗留的人士)
●參加計劃前在香港連續3個月或以上沒有從事任何獲酬工作(包括受薪工作、自僱工作及經營業務)
●與僱主沒有親屬關係;及並非受僱公司的東主、合夥人或董事
計劃目的:
●鼓勵40歲或以上人士重投就業市場,釋放潛在勞動力
津貼詳情:
●連續完成6個月全職工作可獲最高10,000元津貼
●連續完成12個月全職工作可再獲最高10,000元津貼
●兼職工作可獲半額津貼
●每名合資格人士在計劃推行期間可獲最高20,000元
申請流程:
1.合資格人士登記參加計劃(可在計劃網頁登記、由勞工處委聘的服務機構協助登記或遞交紙本登記表格)
2.經不同途徑尋找工作,包括由勞工處委聘的服務機構配對職位
3.成功就業
4.入職後1個月內經服務機構申報成功就業
5.連續完成6個月工作後,兩個月內經服務機構遞交第一期《再就業津貼申請表格》
6.連續完成12個月工作後,兩個月內經服務機構遞交第二期《再就業津貼申請表格》
7.確認資料完整及準確後,勞工處會發放再就業津貼給合資格參加者
資料來源:勞工處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