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 資料圖片

試想像一下,你站在路邊等待網約車,突然看到一輛沒有司機的小車緩緩駛來,停在你的面前。這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最近在內地引發網絡熱議的「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不僅是無人駕駛私家車,AI驅動的無人駕駛技術也正成為日常公交通的一部分。

在香港,公共無人駕駛車輛技術已應用於機場巴士。2021年,香港國際機場開始在限定區域內測試無人駕駛巴士,用於接載旅客和機場員工。不過,在本港一般道路上暫時未有公共自動車蹤影。

武漢無人駕駛已大規模應用在公共道路,但香港在公共道路上推廣無人駕駛車輛面臨很多現實問題。香港道路環境複雜,人口密集,為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帶來額外挑戰。與武漢等內地城市相比,香港道路更為狹窄,行人和車輛的互動更加頻繁,無人駕駛系統因而需具有更高精確度和反應速度。

儘管如此,本港政府正積極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發展。自今年3月,本港開始容許個別自動車在公路上測試,運輸署亦同時發布了《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及先導使用實務守則》,說明測試和使用自動駕駛車輛的詳細技術、安全和操作要求,為自動車落地載人邁前一步。

香港公共無人駕駛車的發展仍有很大潛力。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法規的完善,預期更多像機場無人駕駛巴士的項目將在本港落地。例如可以考慮在新界部分較為開闊的道路上試行無人駕駛巴士,或在大學校園、科技園等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推廣無人駕駛接駁車。

以跨境巴士服務為主的冠忠巴士早前獲批本港首個公共自動駕駛運輸系統合約,並即將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機場航天城的「航天走廊」接載路線運行自動巴士,亦預計明年第四季將投運兩輛無人駕駛穿梭小巴於M+博物館及西九文化區行走。無人駕駛於來年正式進入公共交通,大家拭目以待。

● 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 https://cuhkjc-aiforfuture.hk/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及教育學院聯合主辦,旨在透過建構可持續的AI教育生態系統將AI帶入主流教育。通過獨有且內容全面的AI課程、創新AI學習套件、建立教師網絡並提供AI教學增值,計劃將為香港的科技教育寫下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