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中每個音節都有固定的聲調,當這些音節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有的聲調就會發生變化,三聲連讀和「一」「不」變調是最為常見的,對於香港人來說三聲是一個比較難發的聲調。
三聲在口語當中,並不是一直讀成214調值的。如果兩個三聲音節,前一個三聲變成二聲。
比如:廣ɡuǎnɡ場chǎnɡ變讀為廣ɡuánɡ場chǎnɡ;手shǒu錶biǎo變讀為手shóu錶biǎo。
這種變調大部分人都可以掌握。但如果三聲的後面是一聲、二聲、四聲和輕聲時,前面的三聲一般變讀半三聲,是211的調值。而全三聲只有在單獨使用、詞末或句末的時候才會讀214調值。從我在普通話的教學經驗當中,總結出發好半三聲的一些技巧供大家參考。
1.注意前輕後重:由高降調變成低平調時要注意轉折點發音時慢一點,並加強半三聲後面的第二個音節要讀的稍重些,感覺有一定的節奏感。
2.控制音量:第一個音節相對第二個音節要小聲一點,第二個音節稍大聲一點,但絕不能太誇張,要體現強弱的對比即可。
3.多積累常用詞彙:建議平時多練習一些常用的半三聲音節詞語,如:姐姐、北京、緊張、法國、語言、請假、法定等常用的半三聲詞語。在此特別提醒大家一下,不可以簡單地把三變調抽象的理解為「因為前一個音節是半降調,就去讀四聲了」。
總而言之,讀好半三聲要注意聲調變化,抓住前後音節輕重和音量強弱的對比,還要結合詞語在句子中上下文的影響,在經過長期積累常用半三聲詞語的基礎上,再把詞語放在句子或篇章中練習,掌握它的語境用法。
● 徐冬老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