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清棟
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16日發表了本屆政府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以改革發展為主軸,為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全面布局,具有遠見,也十分貼地,更着手處理劣質「劏房」等老大難的社會問題,展現擔當。《施政報告》的主題是「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特首繪就了施政的藍圖,全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配合政府,齊心推動改革,共建香港更美好的未來。
今日的香港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型期。平息了2019年的社會動亂,實現了由亂入治的重要轉折之後,李家超領導的新一屆特區政府,全面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了選舉制度,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完善地區治理,重塑了區議會,讓香港進入全面拚經濟、謀發展的最好時期。
此外,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香港須更好地識變、應變、求變,為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新的策略,築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角色,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創新科技產業、文化創意和體育產業,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發展,香港社會民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住屋難、養老難、生病難等問題也須解決,同時還應關顧青年發展,為青少年建立更好的成長環境。
這一系列轉型期的問題和挑戰,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引領,一項一項地推進革新,一件事一件事地做,穩紮穩打地推進落實,才能取得讓市民滿意的成效。筆者認為,特首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充分體現了務實進取的特點,以改革為主軸,堅持問題導向,為香港繪就了一部改革的新篇章。
作為一名金融業的參與者,筆者認為,《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政策,有高度、有遠見,把握住國際金融業發展的趨勢和國家發展的需要,結合香港自身的特點,積極推進香港金融業多元化發展,是積極進取的政策規劃。
香港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角色,必須在現有基礎上,走多元發展之路,建立新的增長點,開拓新市場。《施政報告》提出,將建立新的增長點,以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為切入點,匯聚企業落戶香港,作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倉儲交割、航運物流、風險管理等運作中心。
在金融發展方面,《施政報告》把握住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深化「互聯互通」豐富人民幣業務,強化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同時也把握住國際金融發展的新趨勢,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國際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積極推進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發展綠色金融,推動金融科技運用,並優化香港的證券市場,吸引更多海內外優質企業來港上市,積極拓展全球市場等等。這些政策措施,都能站在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基點,因應國際變局,着眼香港的長遠,作出有遠見的整體發展規劃。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施政報告》牢牢把握住這些核心的要義,作了全面的布署規劃。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完善香港新型工業發展策略和體制建設,促進「政、產、學、研、投」協作,推進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吸引世界級的科研團隊與本地院校合作,推動科研、匯聚人才,並擴大研究資助,加大創科產業投資,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這些措施有助全面提升香港科技、創新的實力,對香港自身發展,乃至對國家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施政報告》也十分注重解決民生難點問題。其中,對於社會最關注的劣質「劏房」這一老大難問題,特首提出了解決的方案,一方面是持續增加公屋供應,另一方面則決定以立法方式制訂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訂立標準,將合標單位命名為「簡朴房」。筆者認為,這項措施能有效規管市場,最終達至取締劣質「劏房」的目標,讓絕大多數「劏房」戶,都能改善居住條件。
這份《施政報告》對香港未來發展,作出了具有遠見的規劃布局,又能充分結合香港社會的現實,提出的政策措施很貼地,香港社會各界應齊心協力,共同推動改革,落實好各項政策,推動香港更好地走向由治及興。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