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

高收入人才首簽證期增至三年 主動挖角國際知名頂尖人才

教育孕育未來,科技彰顯實力,人才引領發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跨部門統籌並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在「搶人才」的具體措施方面,特區政府將全面革新輸入人才機制,包括擴大「人才清單」的範疇;將「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大學名單增至198間,並將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延長至三年;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而人力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增設機制,主動邀請頂尖人才來港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

為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李家超表示,新成立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將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擴大銜接連貫,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

他透露,自2022年年底以來,特區政府啟動了全新的人才引入機制,至今已收逾38萬份申請,約16萬名人才連同家人來港,然而預測未來五年香港各行業仍將面臨約18萬人的專業人才短缺。為應對需求,建立優質人才庫配合香港發展,施政報告特別從多方面革新輸入人才機制。

按「八大中心」所需人才資源規劃

在擴大「人才清單」方面,特區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預計明年第一季將作更新,重點是根據「八大中心」定位所需人才資源進行規劃,並納入一些尚未包括的行業,如教育、醫療等。

同時,「高才通」的大學名單,將新增13間海內外頂尖大學至198間,當中包括9所內地排名第十一至二十而未在名單上的大學,如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以及4所全球前五的藝術設計專科學院,包括皇家藝術學院、倫敦藝術大學、帕森設計學院和羅德島設計學院。

A類已批簽證 續簽自動延長一年

「高才通」計劃的A類申請者,即年收入達250萬元的高收入人才,其首次簽證/註有效期亦會由兩年延長至三年。消息人士解釋,因A類人才通常會攜家帶眷移居香港,平均每人有1.8名受養人,加上其就業率超過五成,其中約四分之一選擇創業,相對而言留港的意慾會更強,在為香港帶來收入的同時亦創造可就業機會,遂加強吸引他們的力道。為確保相關更新有序進行,已批出的簽證/註在續簽時會自動無條件延長一年,而已獲穩定工作者則將獲得三年的簽證/註續期。

增渠道吸年輕指定技術工種專才

除了高端人才,施政報告亦積極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經驗豐富、在指定技術工種中極為短缺的專才來港,例如機電維修和電梯維修領域。

消息人士表示,相較於引進外勞,這項計劃對人才的要求更嚴格,申請者須為40歲以下,已完成培訓、具備專業資格並擁有從業經驗,以確保能在港提供長期服務,因此新安排將設定配額,未來3年預計招募不超過一萬人,能確保本地人才能優先就業。

現行的優才計劃更會主動邀請行業領軍人物和頂尖人才來港。消息人士透露,計劃正簡化計分制度,讓申請者更清晰了解是否合資格,同時奉行「貴精不貴多」原則,會更加聚焦國際知名的專業人才作邀請。

因應2022年起「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放寬至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園畢業生亦可申請,施政報告落實有關試行安排將延長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