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也為建築科技着墨,提到發展局今年8月成立「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為創新物料、建造方法和技術等進行應用研發、制訂標準、提供測試及發出認證,帶領業界創新,並將推行「組裝合成」製造商認證計劃,配合內地作為生產基地,促進粵港建築業優勢互補。
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政府會透過「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參考海外及國家標準(國標),檢視和優化香港沿用多年的建築標準,促進海內外優質並具成本效益的建築物料於本地應用。當有高質素的國標建築物料及技術於本地應用時,亦有利國標開拓國際市場。同時,亦會與廣東省相關機構緊密對接,推展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建築標準」。
倡參考綠建環評全球版手冊
李家超又表示,房委會會加大應用與科研機構共同研發的第二代「組裝合成」建築法(MiC 2.0),並簡化現場安裝工序,保障施工安全,及在合約標書中明確規定可使用建築機械人的工序部分,提升工地安全和建造效率。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昨表示,喜見政府積極推動建造業採用創新科技,並制訂建築標準及認證,對接國家及香港標準。該會期望,「粵港澳大灣區建築標準」可參考綠建環評全球版手冊,以及重新校驗及節能改造的指引,協助既有建築轉型及提速減碳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