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動植物公園發生猴子集體死亡事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昨日凌晨發出通告,指香港動植物公園本周日(13日)有多達8隻動物同時死亡,包括3隻屬極度瀕危的棉頂狨猴、1隻白臀長尾猴、1隻松鼠猴及3隻白面僧面猴。動植物公園其後證實,昨日再多1隻白面僧面猴離世,1隻白臀長尾猴活動反應及食慾有異,已立即移離原居的籠舍加強觀察。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昨日召開緊急跨部門會議應對事件,要求加快有關解剖及毒理化驗的工作,以期盡早確定事故的原因。
由昨日起,香港動植物公園暫停開放園內哺乳類動物區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及等候化驗結果,其間園內其他設施如常開放。署方表示,園內所有涉事籠舍已完成全面消毒及清潔的工作,園內其牠80隻動物健康情況正常。署方已聯繫漁農自然護理署安排解剖化驗以確定死因,同時密切監察其牠動物狀況。
職員穿保護衣如常進籠餵食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香港動植物公園了解,見有穿着保護衣物的工作人員如常進籠餵食,籠內不同品種猴子亦活潑四處攀爬。由於哺乳類動物區已被圍封,市民只能遠距離觀看。因到中環逛街而順道到該處一遊的梁小姐說,她不知道發生猴子集體死亡事件,但對公園暫停開放哺乳類動物區表示支持,「有動物不明原因死亡,調查是對的,有什麼問題如病毒感染或什麼,可以早些知道作出處理。」
市民盼早日查清死因
由將軍澳專程到香港動植物公園遊玩的劉女士及鄧女士說,昨晨看新聞時已知道公園有猴子集體死亡,但因遊動植物公園是上星期已計劃好,所以昨晨如常飲完茶出發。對無法遊覽哺乳類動物區是否感到失望,兩人均說不會,認為可擇日再來,但對有動物集體死亡感到不開心,「希望有關方面盡快查清楚原因。」
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在中環區居住的張伯表示,「當時自己還是細路,每逢有空也會到動植物公園,所以昨日特意來懷舊一番。」他稱不知道公園有猴子集體死亡及封區,但因昨日主要目的是想行有逾百年歷史的涼亭,故不會失望。
獸醫:三原因可致猝死
對香港動植物公園有多達9隻不同品種的猴子在兩日內突然集體死亡,獸醫黎昌生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電話訪問時形容情況十分罕見及有不尋常之處。猴子集體死亡的真正原因,仍有待相關部門詳細解剖化驗確定,他坦言自己亦很想知道解剖結果。
他指出,猴子集體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為三方面。第一是「環境」:雖然現時10月中已踏入深秋,但香港天氣仍「有啲熱」,再加上潮濕天氣,不少種類的動物仍然會有中暑機會;第二是「中毒」,可能猴子進食到受污染食物或飲用過受污染的水,污染物來源有待調查;第三是「傳染病」,但能夠如此令猴子突然死亡的病毒或細菌不多,最容易聯想到的是鈎端螺旋菌。
鈎端螺旋菌以老鼠為主要宿主,也可以傳染予貓、狗等熱血動物,一旦感染死亡率高,但人類受感染機會屬微乎其微,因為人類要與接觸到牲畜的尿液、污染過的物件才會被感染,而市民在動植物公園是「隔住個籠」保持距離觀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