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當地小學紅色教育基地軍校簽協議 交流經驗加強培育青年
香港文匯報訊 江西井岡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其獨特的紅色歷史和革命遺蹟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新界校長會、活力慈善基金、香港國際青少兒交流協會近日分別與江西省井岡山小學、中共井岡山市委紅色教育基地、井岡山青少年軍校簽訂《井岡山愛國主義教育研學課程合作備忘協議》,以加強兩地合作,共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民建聯教育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郭玲麗早前到江西省井岡山考察愛國主義教育研學路線,近日促成活力慈善基金主辦的「愛國主義紅色教育研學課程」活動,獲新界校長會、德鑄慈善基金會、香港國際青少兒交流協會協助舉辦,參加者包括退休校長、律師、商人和青年等。他們與當地不同部門交流愛國主義教育的經驗,探討如何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以及促使不同界別人士加深認識國家革命史。
課程助育歷史意識使命感
郭玲麗表示,井岡山紅色教育基地擁有完整的愛國主義教育研學路線和課程,極有助於培養參加者的歷史意識、愛國精神和使命感,期望日後有更多不同專業背景人士參與研學課程,並把學習精粹與身邊朋友分享,共同弘揚愛國愛港精神。
活力慈善基金主席蔡偉清表示,各界人士均應親身感受國家革命歷史,既能豐富閱歷,又可增強愛國情懷。是次研學課程獲益良多,能了解不同革命烈士的故事和共產黨歷史,體味紅色思想。他希望簽訂備忘協議後,兩地不同團體能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愛國愛港未來棟樑。
傳承紅色革命基因 培養家國情懷
新界校長會代表、退休校長伍瑞球表示,井岡山小學不遺餘力地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深受啟發,尤其是堅持以豐富的井岡山革命事跡,結合多樣化的學生體驗活動,設計了愛國主義校本課程,有助傳承紅色革命基因,培養學生愛國愛鄉的家國情懷,這一點很值得我們香港教界借鑒學習。
他直言,過去香港的中史教育給人的感覺是「可有可無」,更遑論香港的抗英反殖和抗戰鬥爭史,希望藉是次簽訂備忘協議,加強兩地師生交流,培養學生愛國精神和正確價值觀。
香港國際青少兒交流協會會長潘劍峰表示,期望能組織不同地區的學生到井岡山青少年軍校,互相學習和交流,發揮協同效應,相信透過體驗軍訓模式,可培養學生獨立、堅毅和自律的精神,並弘揚紅色理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