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施政報告前瞻】團體建言告別劏房 訂立標準設登記制

2024-10-13 04:14:00 要聞
●劏房支援連線昨日主辦論壇,提出「告別劏房」具體建議。

倡面積不少於7平方米 業主須申報單位資料

房屋問題一直是香港特區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早前成立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近月已提交報告,據了解本周三(16日)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提出「告別劏房」的具體措施。有關注劏房團體昨日舉辦「取締劏房論壇」,綜合其他政團和團體的意見,提出多項解決劏房問題的建議,包括促請特區政府訂立劏房面積標準及設立登記制度,並提出特區政府在取締該些劣質劏房時,須做好安置以及支援。有學者則建議被取締的劣質劏房住戶,若申請簡約公屋,可以獲額外加分,等等。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萬霜靈

劏房支援連線昨日主辦的論壇,邀請不同房屋關注團體參與,包括葵涌劏房街坊會、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等。數十名劏房租戶亦出席發言,希望特區政府聽取基層巿民的心聲,令施政更為完善。

設發牌制度 建全港劏房資料庫

取締劏房標準是論壇上其中一個較多人關注的議題。多個團體均認為劏房面積不應少於7平方米,亦有團體認為面積標準應以人均居住面積計算,避免一家幾口蝸居在狹小的住所內。

團體又建議制定劏房取締優次時,政府應考慮多個因素,包括樓宇符合、臨時建築物狀況、消防安全、通風照明、大廈管理、衞生通風條件等。至於個別條件惡劣的劏房單位,如床位不合規格、廚廁合一及無窗單位等,則應該即時取締。

這些團體認為,特區政府長遠應制定基本的宜居標準,並設立劏房發牌制度,特別是為新加入的劏房單位經營者提供指引,列明這些分間單位的基本要求,以從源頭「截龍」,杜絕不合標準的劏房單位產生。

在劏房登記和執法方面,各團體認同特區政府需要就取締劏房政策設立劏房登記制度,要求所有現時營運中的劏房業主為其單位登記,包括申報其營運的劏房單位詳細資料,例如建築物情況、單位面積和設備,以及消防措施等,令特區政府可以建立全港劏房資料庫,那些未有進行登記的業主,均不准繼續營運劏房。

成立社工隊 配合有力執法手段

為配合以上措施,不同團體均建議政府推動取締劏房時,需要配合有力的執法手段,例如成立劏房管理辦公室,對不依法規的業主處以每日持續罰款以及定期巡查等。劏房支援連線成員鄧凱譽說:「過往我們『洗樓』的經驗可見,有些我們的社區資源,在這環境下未必能傳達給劏房街坊知道,所以我們也希望成立一個取締劏房支援社工隊,由社工幫手將資源做一個更好的整合,令街坊知道他們的權益。」

出席論壇的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紹銘表示,取締劣質劏房的根本目標,在於確保市民不必居住在不適切的環境當中,同時亦要避免因政策執行而導致居民流離失所,或因而面臨更高昂的租金負擔。

「現在(申請)簡約公屋,不適切居所(任戶)加30分左右,會否這些受取締影響的街坊,分數再加一些,令他們可優先入住簡約公屋呢?另外,就是過渡性房屋,有一些現在想入住,但是因為配額不夠,所以如果增加乙類配額,可以多一些市區,沒有那麼遠的地方都可以去住。」陳紹銘建議特區政府優先推動全面的安置政策,包括運用公屋、簡約公屋和過渡性房屋的單位,以安置受影響的住戶,以及提供搬遷津貼和租金津貼等支援措施。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