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昨日舉行成立典禮,協會主席席春迎表示,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將肩負起「助力中小上市公司產業與資本價值雙提升」的光榮使命,攜手香港中小上市公司,為推動香港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同時,該會與多家公司及機構簽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努力推動該會壯大,更好服務中小上市公司。●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信、蔣去俏
席春迎在致辭時表示,「解難、言真、賦能、共生」這八字箴言,濃縮了該會的價值理念。解難,即是要協助中小企業解決運營、融資及溝通等各種困難,為它們在業務發展、投資併購、業務轉型升級等方面提供專業、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和專業服務。言真,即講真話、做實事,讓廣大中小企業更真實、更深入理解資本市場,根據企業發展實際,為公司運營、業務發展、投融資、收購併購、業務轉型升級、市值管理等等,讓其以切實優秀的業績來支撐公司的持續高速發展。賦能,即通過搭建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這個平台,構建一個非盈利性的一站式金融服務聯盟,對會員企業實行「產業+資本」雙賦能,及活動、資金、投研、家辦等,促進廣大中小企業成長和市值增加。共生,即協調廣大會員通過高效互動和資源共享,實現繁榮共生、互利共贏。
席春迎:內地挺經濟利好中小企
席春迎指出,近期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以及香港特區政府等,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力提振經濟增長預期和市場信心,對廣大中小企業及中小上市公司帶來了史詩級的利好。他呼籲各級政府及監管機構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例如在政策層面降低跨行業併購門檻、放寬反向併購、借殼上市、五項測試等相關要求;在市場監管方面提升對中小微型企業的寬容度,打造較為寬容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在提升交投活躍度、促進交易方面,可考慮引入做市商制度等。
孫東:歡迎內地中小企來港發展
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中小型企業一直是貢獻全球經濟的重要基石,近年國家大力倡導發展創科,許多初創企業應運而生,歡迎內地中小企來港尋求發展機遇。孫東又指,過去兩年多時間以來,有超過100家有潛力、具代表性的創科企業選擇落戶香港,未來隨着新田科技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大型創科基建項目陸續上馬,香港創科發展將迎來機遇。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經濟部金融處處長徐瑩輝,立法會議員李惟宏、譚岳衡,港交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上市發行服務部主管韓穎姣,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孟羽,大灣區金融家協會副秘書長張旭嘉,成都金融服務業商會會長石建昌,東吳證券(香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輝及民銀資本控股董事局主席李寶臣等嘉賓出席了昨日的活動。
與會嘉賓言論摘要
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交通銀行(香港)行政總裁孟羽: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的成立,有望進一步把香港和內地的優質中小企業與香港成熟的資本市場進行更緊密的連接,助力優質中小企業在資本的滋養下茁壯成長。這不僅是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補充,更是對兩地中小企業走向國際舞台的有力推動,將實現產業與資本價值的雙重提升,是多方共贏之舉。
民銀資本控股董事局主席李寶臣:香港中小上市公司面臨的問題主要有5大痛點,包括:傳統銀行貸款難以獲得,私募股權和債券市場對中小企不夠開放;投資者關注度較低;由於缺乏規模經濟和信用度較低,需要支付更高的融資成本來吸引投資者;容易陷入估值下降、融資受限,進而發展放緩的困境;缺乏可擔保物或資產來支持融資。
立法會議員、大唐資本行政總裁李惟宏:香港多年來一直是全球金融市場中重要的新股集資地,也是內地企業主要的離岸股本融資中心,香港擁有多個金融優勢,包括資本自由進出、實行普通法、簡單低稅率、豐富的金融網絡及專業服務等,吸引大量海外和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為中小企提供接觸不同背景投資者的機會,幫助其聯繫國際和內地市場。相對於大型企業獲得的關注,中小企業亦需要市場的支持和幫助,上市面臨多項挑戰,例如需要準備大量披露資料、上市時間較長、昂貴的上市費用等,中小企申請上市面臨成本上升的巨大阻礙,希望監管機構能針對問題作出改善。
製表: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信、蔣去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