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小螺號》這首歌曲響起,多少人會被它的旋律喚起已經穿上柔光濾鏡的童年回憶?付林,本名王付林,是這首幾代人所傳唱之歌曲的創作者。前日,他帶着對音樂的熱愛與在藝術中大半生的沉浸,長眠北京,享年78歲。這令許多人倏地回憶起了他創作過的許多刻在人們記憶軸上的歌曲——《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媽媽的吻》《小小的我》……這些歌曲都在某些時代澎湃和溫暖過人們的心。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
前日,內地流行音樂的開拓者、著名詞曲作家付林在北京逝世。多年來,這位音樂界泰斗既作詞又譜曲,共創作了上千首音樂作品,其中《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小螺號》《媽媽的吻》等家喻戶曉。他的歌曲朗朗上口、親切樸實,許多都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更是許多當代人永恒的音樂記憶。
付林,本名王付林,1946年1月17日出生於北大荒的一座小城——黑龍江省富錦市。18歲那年,他憑藉竹笛吹奏的曲子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又於畢業後進入海政文工團,一幹就是40多年。1976年是付林的而立之年,這一年,周恩來總理和朱德元帥相繼去世,他都揮淚作詞。同年,當毛澤東主席去世時,付林又與作曲家王錫仁合作,在防震棚裏創作了《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由歌唱家卞小貞演唱。這首歌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後,傳遍祖國大地。從此,付林的歌詞創作一發不可收拾。他早期的作品有民樂合奏曲《梁祝》(編曲)、套曲《牛郎織女》、民族輕音樂《烏銀珊丹》等,施光南曾為他多次譜曲,李谷一、關牧村都演唱過由他作詞的曲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港台流行歌曲傳入內地,尤其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歌手影響了一代人,付林也由此從流行歌曲中發現了一片嶄新的天地。他一口氣為當時年僅13歲的歌手程琳寫下了14首歌曲。其中,他為程琳作的《小螺號》名聲最響,詞曲和編配都由他一人擔任:「小螺號滴滴滴吹,海鷗聽了展翅飛,小螺號滴滴滴吹,浪花聽了笑微微」,詞句細膩,曲風樸實,備受好評。1982年,付林又為程琳寫了一首名作——《媽媽的吻》,這次則由谷建芬作曲:「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髮鬢鬢,過去的時光難忘懷難忘懷,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多少吻。」親切的歌詞表達了鄉村母子間的真摯情感,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
從藝近50載,付林在創作上不斷探索追求,他是跨越傳統音樂與當代音樂的踐行者,也是新時期民謠流行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外,他在流行音樂理論上大膽立言,從多年的教學中逐漸形成從琴房到舞台,再到錄音棚的一整套教學體系。中國文聯出版社曾出版他的專著,包括《流行聲樂演唱新感念》《流行聲樂演唱教材》《流行歌曲寫作新感念》《中國流行音樂20年》《西方流行音樂簡史》等。他也曾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音樂獎、「第七屆中國金唱片獎」 評委會「藝術成就獎」、「全國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 等多項榮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