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區政府舉辦了多項慶祝活動,當中不乏既有濃厚節日氣氛,同時亦有助拚經濟的項目。這段期間各個政府部門都各出奇謀,為國慶籌備別開生面的節目。環境及生態局的兩個部門,食物及環境衞生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携手合作,今天(9月28日)至10月1日,一連四天在旺角花墟公園舉辦了「國慶75周年漁農美食墟」,顧名思意就是一個對公眾有得食有得玩,對業界有生意做的安排。今天舉行了開幕禮,而第一個舞台表演就有13個香港現役金牌運動員到場助慶。

漁農及自然護理署與菜統處和漁統處過去十多年來,一直有舉辦漁農美食嘉年華,早已成為市民對業界十分認同的一個品牌活動,可媲美工展會、美食博覽等同類型展覽,賣點自然是推動本地新鮮漁農產品。這次「漁農墟」的食物檔的選擇比之前更豐富,到過花墟現場,看到除了有廿多個美食檔令人目不暇給,場地用上大帳蓬搭建出大型食物區,令花墟搖身一變,變成一個戶外的大食堂,別有一番滋味。
習慣捧本地鮮場的市民,不要以為今次入場冇餸買,因為場內仍有數十檔的漁農產品可供選擇。漁農及自然護理署和食物及環境衛生署都花了心思,不單設計了兩個「玩」住學的流動教育展覽區,還為香港市民帶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內容。非遺項目分別有來自本地、大灣區,與及由山東遠道前來,樂陵市的《早來棗好·食在樂陵》、《難忘故土情·棗鄉農民畫》、《指尖非遺·花樣編織》楊安市的《「農」情飄香·味道楊安》。灣區方面有深圳的田氏剪紙、提線木偶(黃派)、九嶷派古琴,佛山的木版年畫,佛山獅頭的傳承人過來,配合香港非遺項目,薄扶林舞火龍、長衫、貔貅舞、潮汕文化、陳式太極、線面、鋪金箔技藝等……,還有香港各大、中、小學的參加,讓國慶活動倍添中華文化傳承,也讓市民大眾融入國家大局,也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

「國慶75周年漁農美食墟」除了美食、本地鮮和非遺展覽和表演外,還有一連串的舞台節目,在大會的節目表找到一個相當強勁的歌星陣容,今天下午Gin Lee和葉麗儀兩代天后已率先上陣,明天(9月29日)有阮兆輝的南音和趙文海聯同一班內地網絡歌手演繹的《可以唱的詩詞歌賦》,9月30日有《國慶好聲音》,周吉佩和譚輝智會到場為觀眾獻唱。10月1日有內地流行女歌手,曾在《2022中國好聲音》中,憑藉《祝君好》一曲成為李克勤戰隊冠軍,以及全國總決賽冠軍的梁玉瑩 ,寧夏女歌手馬慧茹和長江鋼琴愛心大使馮冠宇。這個歌星陣容,已足以做一個盛事Show,相信對灣區歌迷也有一定吸引力。因此,國慶期間到「漁農墟」參觀,正是逛街遊墟的好去處。
文、圖︰叢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