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小凡)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今日(9月28日)起舉辦以璽印為主題的「北山汲古:中國璽印」特別展覽。展覽聚焦由北山堂向中大文物館捐贈的逾1,800方璽印中,挑選的近400件精品,涵蓋先秦古璽至近代文人篆刻,以品類及歷史發展為線索,展示璽印演化的脈絡。
展覽分為八單元︰璽印之形制與材質、璽印之使用、官印、私印、通用印、宗教印、圖形印、文人篆刻,全面展現中國璽印的形制、文字及其歷史演變和藝術特色。精選展品包括:戰國齊「左衡征木」、新莽「雝州牧印章」封泥、秦「襄陰丞印」、漢「大家私印」、清黃士陵刻「鼎芬學書」。
「北山汲古:中國璽印」特別展覽開幕典禮於昨日(9月27日)舉行。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於典禮上致辭表示︰「中國璽印在古代是一種信物,而中大文物館收藏的璽印,絕大部分由北山堂捐贈,總數超過1,800件,而且品類豐富,極具藝術及學術價值,亦讓我們成為全球璽印收藏最多的大學博物館,讓公眾可以在中大欣賞及認識如此珍寶。」

中國古代璽印主要功能是信物,古人亦追求璽印設計的平衡和美感,並衍生出篆刻這一門藝術,其影響遍及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研究及策展團隊對北山堂惠贈的中國璽印進行深入考據及記錄,務求探索中國璽印的精髓,觀照社會制度沿革、經濟盛衰、文化變遷以及審美風尚嬗變,並呈現北山堂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成果。
此外,文物館將於展覽期間出版《北山汲古——中國璽印》圖錄。圖錄囊括學術論文介紹展品之餘,亦詳盡記錄展品的形制、材質、重量、尺寸、年代、鈐本及仿封泥圖片等資料,並附說明文字從歷史文獻和民俗學等角度進行考證,同時應用科技,檢測璽印成分、釋讀印文。

北山汲古:中國璽印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2月9日
展覽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一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