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學年的開學月叫人忙得不可開交,每天在學校要處理的瑣事比以往要多出一倍。有些是本應要做的,有些是身不由己的。整天忙忙碌碌的,甚至有時忙得連放在教學上的時間和精力也少了,這也令我失去了對新學年的期待。

每天拖着疲累不堪的身軀回家,回到家不想再思考、不想再動腦,就這樣在這種又忙又渾噩的狀態下度過了三個星期。直到這個周末,才能稍稍靜下心來,享受一下屬於自己的時間。

在恬靜的時間和空間裏,我不禁回想過去三星期的生活,心裏也不期然地向自己發問:這是什麼生活?這是生活嗎?不斷忙這忙那,卻大多都不是我想忙的事情。這一刻我才發現,這個開學月我並不高興、我並不快樂。

三毛的的哲思

作家三毛說過:「一輩子都在省着攢着,無論多摳,錢還是沒存夠;一輩子都在忍着讓着怕着,無論多小心,人還是得罪不少;一輩子都在讀着寫着悟着,無論多聰明,虧還是沒少吃;一輩子都在成熟中覺醒中成長中,無論多淡定,遺憾還是有……回頭看,除了蒼老的容顏,見長的年齡,滿腹的心酸,還有什麼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想開了,只要自己高興了,那才是生活。願咱們都能好好生活,為自己而活。」

三毛的一段話,觸動了我要好好思考生活是什麼。大部分人都可以簡單地說:生活就是「衣食住行」。但生活真是這麼簡單嗎?生活是一個深邃且複雜的哲學問題,涉及意義、價值、目的等諸多方面。

首先,從意義論的角度理解,生活是尋求和創造意義的過程。人類不同於其他生命體,因為人類的重要之處在於,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生存,更是生活的意義。每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尋找和創造生活的意義,這種追求構成了人類生活的核心動力。

再者,從價值論的角度看,生活是評價和選擇的過程。人們在生活中不斷面臨着各種選擇,這些選擇背後都隱含着價值的判斷和取捨。我們評價一個行為的好壞、一個決策的明智與否,都是基於我們的價值觀念和標準。這些價值觀念和標準可能是個人的,也可能是社會的,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價值體系。

最後,從目的論的角度思考,生活是追求和實現目標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標,無論是物質上的富足、精神上的滿足,還是社會地位的提升。這些目標構成了我們生活的方向和指導原則,我們所有的行為和決策都是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正是這些挑戰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說了那麼多,究竟「生活是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並沒有一個唯一的答案。因為我認為只要自己高興了,那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有意義。

當然,怎麼讓自己高興也是一件大事難事,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快樂是短暫的,遇到麻煩事是常見的,遇到非自己意願的事更是常見。這時,只好調整心態,能死磕的時候就死磕,但不用死摳,沒轍的時候放過就放過。學懂在適當的時候放過自己,自己才能高興,才能快樂,這樣你才覺得自己在「生活」。

●籲澄(資深中學中文、中國歷史科老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教學經驗豐富,曾出版多本暢銷中文、中國歷史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