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及挾美元霸權的美國,其貨幣政策對全球資金流向及經濟影響巨大。而最近這輪的美國加息周期,就對香港股市及樓市有相當大的衝擊,市場終迎來美國減息,並有望進入減息周期。一般來說,減息是在經濟衰退或經濟放緩時用以刺激經濟,同時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故連帶有利股市及樓市。不過,翻查歷史,本世紀美國三次減息周期,美股及港股都錄得跌幅。

美聯儲自2022年3月開始本輪加息周期,累計加息11次,共加5.25厘,對全球資金流向及經濟影響巨大,香港股市及樓市亦大受拖累,其中港股由2021年2月中的31,000點水平拾級而下,在2022年10月底低見14,597點,跌幅過半,即使目前略有回升,最新報17,660點,跌幅仍達43%,市值亦由2021年2月中的58.67萬億港元,跌剩30.84萬億港元,蒸發了27.83萬億港元。

美國本月開始新一輪減息周期,市場關注其對港股表現的影響。事實上,踏入本世紀來,美聯儲曾經有三次減息周期:第一次是2001年1月3日至2003年6月25日,聯邦基金利率由6.5%減至1%;第二次是2007年9月18日至2008年12月16日,聯邦基金利率由5.25%減至0.25%;最近一次是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3月16日,聯邦基金利率由2.5%減至0.25%。

金融海嘯期最傷 恒指瀉38%

雖然傳統理論認為減息對股市有正面影響,但在上述三次美聯儲減息周期當中,恒指都錄得雙位數跌幅,因此單憑減息周期開始便判定港股將會上升,投資者可能會失望而回。

首先是2001年至2003年的美聯儲減息周期。美聯儲因為美國科網泡沫爆破導致美國經濟表現下滑而減息,期間由於香港於2003年初經歷「沙士」疫情,導致香港經濟表現疲軟,因此在此減息周期內,恒指大跌了34%。其次是2007年至2008年的美聯儲減息周期。美聯儲因為美國爆發金融海嘯導致美國經濟表現下滑而減息,期間港股受美股表現拖累,因此在此減息周期內,恒指大跌了38.4%。至於最近一次是2019年至2020年的美聯儲減息周期。美聯儲因為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導致美國經濟表現下滑而減息,期間港股受美股拖累表現疲軟,因此在此減息周期內,恒指下跌了16.3%。

至於今次2024年的減息周期,美聯儲是基於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放緩和失業率上升的趨勢而行動,首次減息後,美國經濟及通脹會否反彈,及第二次減息後相關情況如何?及對股市的影響還有待觀察。而香港通常不會立即跟隨美國減息,但銀行同業拆息(Hibor)會相應回落,影響到按揭貸款成本。故當減息周期展開時,大家可以確定的是採用H按的業主供樓負擔會減輕,樓市氣氛預料亦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