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中檢獲的懷疑霹靂可卡因。 海關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海關今年採取「狙擊者II」的行動,目標為經物流公司或集運商去調查寄貨人或收貨人的背景,以及他們的寄貨頻率。海關透過當中的蛛絲馬跡追查,首次發現毒販利用便利商店交收案件,於上周四(12日)在葵涌一集運倉檢獲藏有2公斤、值約210萬元毒品的包裹,昨日再在荃灣一間便利店拘捕一名身穿校服到來取貨的17歲男生。

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科調查主任卓主烽昨日表示,海關經過風險評估和情報分析後,上周四在一間位於葵涌的集運商貨倉內,鎖定一個從美國空運到港,報稱為營養補充劑的包裹,查驗發現內藏2公斤懷疑霹靂可卡因。關員採取監控遞送行動,昨日在荃灣拘捕一名17歲、當時身穿校服的中五男學生,在荃灣一間便利店收取涉案包裹。他「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相信收取報酬而犯案。

「狙擊者II」行動自今年1月1日至9月16日已拘捕5人,共破獲29宗販毒案,查獲超過65公斤毒品,總市值逾2,500萬元。

海關提醒年輕人,千萬不要受利誘或想「搵快錢」鋌而走險從事販毒。根據香港法例第134章《危險藥物條例》,任何人如販運危險藥物(販運是指向他人出售或供應危險藥物),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500萬港元及終身監禁,市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