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忠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客席講師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臨近,一些美國政客再次炒作中國議題。自9月9日復會起,美國國會眾議院已通過至少25項關於限制中國在經濟、政治及科技領域影響力的法案。與此同時,亦有議員提議取消實施多年的800美元以下「最低免稅額」(De Minimis)的政策。此舉表面上針對中國電商平台,實則可能對美國消費者和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目前,美國海關允許價值800美元以下的進口商品免稅入境,且無需正式報關。部分人認為,Shein(希音)、Temu(拼多多)和Aliexpress(阿里旗下速賣通)等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利用這一「漏洞」,大量銷售低價商品至美國,規避稅收,對其他通過常規貿易渠道進口的企業不公平。然而,這種觀點忽視了幾個關鍵事實。
我國電商平台成功非靠稅收優惠
首先,各地對進口商品的最低免稅限額各不相同。例如澳洲為1,000美元,新加坡為280美元。至於香港對進口電商商品則完全免稅。美國的800美元限額並非特例。其次,2023年約有10億個包裹通過此模式免稅進入美國,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大型電商平台。取消這一政策將嚴重影響美國消費者的購物選擇和物流服務供應商的利益。最後,對於平均訂單金額低於100美元的中國電商商品,除非完全取消免稅政策,否則影響有限,因為這些從中國電商平台售賣的商品在質量和價格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中國電商平台的成功並非僅僅依賴稅收優惠,而是源於創新和高效的運營模式。這些平台重塑了產品供應鏈,為廠商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降本增效。在營銷方面,它們通過社交平台和網紅合作,針對年輕女性等目標客群進行精準營銷。例如,Temu在2023年向Meta投入20億美元用於在線廣告,並連續兩年購買超級碗電視廣告時段。此外,這些平台還與物流供應商和航空公司深度合作,嚴控物流成本和運輸時效,提供靈活的退貨退款政策,優化全球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同時,它們嚴格管控供應商和工廠的成本和質量,確保商品性價比。
面對全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趨勢,美國政府應當採取更具前瞻性的政策。簡化進口清關流程,提高效率;完善退貨機制,保護消費者權益;鼓勵本土電商平台創新,提升競爭力;促進國際貿易合作,創造共贏局面。這些措施比打壓競爭對手更有利於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威脅取消「最低免稅額」逆世界潮流
如果美國最終決定取消「最低免稅額」政策,這種逆潮流而動的做法也難以對中國電商平台造成實質性打擊。相反,這舉措可能會增加美國消費者的支出,限制商品選擇多樣性,阻礙國際貿易發展,減少物流和貨運需求,影響相關行業就業,並削弱美國在全球電子商務領域的競爭力。
在全球化和數字經濟時代,試圖通過貿易壁壘打壓競爭對手的做法注定失敗。美國政府應當正視中國電商平台的創新優勢,採取更開放、包容的政策,促進公平競爭,推動全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惠及消費者,促進經濟復甦,創造更多商機,實現多方共贏。
美國政府面臨的挑戰不是如何遏制中國電商平台的發展,而是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全球電子商務格局中保持競爭力。通過鼓勵創新、優化監管環境、加強國際合作,美國可以為本土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同時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在這個過程中,健康的競爭將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最終受益的將是全球消費者和經濟體系。
評論